聽見這道聲音,士兵們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
隨后,他們側了側身,給凌武讓出了一條道路。
臉色復雜地看向金鑾殿的方向,凌武拱了拱手,轉身帶著太監離開了此地。
他并沒有祈求宇文星語讓大祭司出手救治凌楓。
他相信,宇文星語一定知道自己來的目的,即然對方沒有提起,那就證明已經拒絕了。
作為帝國第一大將軍,凌武也有著自己的傲氣,自然不會去低聲下氣地去祈求別人,即使那個人是當今天子。
金鑾殿內
宇文星語面色復雜地坐在龍椅上,一雙劍眉緊緊地皺在一起,內心中似是十分糾結。
下方,一名老者端坐在椅子上,小口抿著桌上的茶水。
過了半響,宇文星語輕輕嘆了口氣。
聽到宇文星語的嘆氣聲,老者緩緩地開口問道:“陛下,您是否決定好了?”
聞言,宇文星語走到老者面前,語氣中略帶一絲希望問道:“大祭司,那古老預言流傳至今,難道一定是正確的嗎?”
將手中的茶杯放下,大祭司緩緩地說道:“陛下,我知道您在擔憂什么,但老夫可以確定的是,從古至今,那古老的預言所記載的事情就沒有錯過:”
聽到這,宇文星語攥緊了雙拳,語氣十分激動地說道:“可是,凌武為朕,為整個帝國立下了豐功偉業,我和他又是結拜弟兄,我怎么能對他的孩子下手?!”
“唉…..”
大祭司嘆了口氣說道:“陛下,還請為天下蒼生為重啊!”
“罷了罷了。”
聽到大祭司的話,宇文星語擺了擺手,語氣悲愴地說道:“就按你說的辦吧,千古罵名,皆加朕身!”
看著面前的宇文星語,大祭司連忙跪在地上,行了個跪拜大禮。
“吾皇圣明!”
此時的大祭司心中十分佩服宇文星語。
哪個帝王不想在后世留個好名聲?
而今,宇文星語為了天下蒼生,竟不惜背上殺侄的罪名!
轉過身,宇文星語虎目中竟流下了兩行熱淚。
腦海中浮現出凌武的樣子,宇文星語喃喃自語般地說道:“是我對不起你們一家…..”
說罷,他輕輕地閉上了眼睛。
炎瀾帝國所處的大陸名為蒼云大陸,從古至今,無論大陸上的勢力如何變幻,但有一本書一直被大陸上的人們奉為神明所做,那就是金陵塔碑文。
遠古時期,一名僧人夜晚行至郊外,由于距離最近的落腳點還有一段距離,于是便選擇了在金陵塔中過夜。
而當他進入到金陵塔內,僧人驚奇的發現,中央處竟有一道石碑,上方雕刻著密密麻麻的碑文。
盤坐在石碑前,僧人一時間看入了迷。
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是第四天的早上了。
看著面前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石碑,僧人感覺心神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在他觀看碑文的這段時間里,他的神識仿佛穿越了時間!
他看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幅幅未來將要發生的鮮活的畫面。
他看到了修士的出現,看到了戰爭的爆發,看到了王朝的更迭,甚至看到了大陸的命運。
從那天起,那名僧人每天除了禮佛,多出了一項新的工作,那就是將自己記憶中的畫面全部記錄下來,制成書,給世人觀看。
兩年后,一本貫穿蒼云大陸古今第一圣書問世了!
《金陵塔碑文》!
而金陵塔碑文為何被譽為圣書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其文中的內容全部都是預言。
下到勢力更迭,上到大陸命運,金陵塔碑文中全部都有所記載。
剛開始人們并不相信,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驚恐地發現,金陵塔碑文中所記載的事情全部都一一應驗!
而在金陵塔碑文的最后一頁中,有著這樣一段話。
“蒼云紀7149年,一異域之人自天玄而來,轉生至炎瀾帝國,此人天賦極高,心性上佳,左臂生胎記,名凌楓。”
“蒼云之命運,皆系于他之手,即使老夫卦算古今,卻也看不穿此子之命數…..”
“罷,為后世之人,老夫明日將以性命起卦…..”
“老夫平生縱橫各個大陸,從未見過如此命數之人,即使以命相抵,卻也只能算出其冰山一角…..”
“也罷,想必此子并非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