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過河后,又向南方行走四十余日,終于抵達一片蒼茫大山,群山環繞中,極目遠眺,便可隱約看到兩座巍峨大山,遙遙對峙。
似乎千年萬年,相看不厭。
真武山,武當山。
何長安在附近一座不高不低的山峰上,動手砍伐樹木,并指揮著妖族少年,二人一起動手搭建了兩間木屋。
干這些粗活,閬肥顯示出異乎尋常的熱情,倒讓何長安刮目相看好幾天。
妖族少年喜歡這種野外生存,砍樹,鋸木,收割茅草,搬運石塊,堆壘墻壁,閬肥干得揮汗如雨,根本就不覺得累。
而且,極為罕見的,妖族少年獵殺幾只獐兔、野雞后,靦腆的開口,向何長安借了一把鋒利短刀,輕快的提著獵物去小溪邊剝洗干凈。
燉肉時,少年甚至還低聲哼唱著難聽的小曲兒,一臉的幸福。
而且,每天晚上,跟著何長安識字、讀書時,他的臉上也少了很多抵觸情緒,‘學習成績’自然突飛猛進。
在小木屋搭建成功三天后,他終于磕磕絆絆的,背誦完整平生的第一篇文章——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何長安冷眼旁觀,看到妖族少年的這些細微變化,心下也覺得有些詫異。
他猜想,這種在野外想辦法生存下來的感覺,應該激活了妖族少年、血脈深處的某種神秘因子吧?
無論如何,能讓一個妖族少年,慢慢有點人味兒,還算不錯的結果。
至于說妖族是不是應該有妖族的樣子,何長安才懶得理會。
去他娘的妖族文化,老子是人族,就要有點人族的樣子!
何長安選擇隱居下來的山峰,距離真武山、武當山尚有百余里的距離,每日早晚,他都要極目遠眺,很仔細的觀察那兩座高峰。
觀察兩座山峰之間,那道不可思議的巨大峽谷,想象當年,那位落魄讀書人長笑聲中的,寫意一劍。
那是怎樣的一劍啊……
果然是陸地神仙的手筆,就是站在遠處想一想,都覺得掌心里汗津津的,恨不得揮出一劍。
但何長安從未拔出腰間竹劍。
他在蘊養一點意思。
就是,那種不得不揮劍而出的情緒、機緣和感悟,就像一個固執的家伙,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拔劍。
因為,他曾認真玩味過老讀書人的一句話,那便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另外,何長安總覺得自己無劍。
心中無劍,手中無劍,劍在何處?
這也算是一種很玄妙的悟劍之法,是劍修阿飛教他的,讓他渾然忘卻世間所有的劍,那么,世間唯一屬于你的那把劍,便會從天外飛來。
當時,何長安聽的很是頭大。
他總覺得那個平平無奇的臭屁中年男子,很有可能是沒話找話,用一堆廢話將他繞了進去。
隨著歲月流逝,何長安參悟‘劍氣遠’后,才慢慢醒過神來,覺得劍修阿飛的話,簡直太過玄妙。
嗯,好吧,簡直就跟廢話差不多!
……
正當何長安想要一把屬于自己的劍時,果然有一劍,從遠方飛來。
劍上,還站著一名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