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少爺他陪川俠派路姑娘、崆峒山孟少俠還有武當派行勁、行云少俠在瞭江亭上觀景作詩呢,這不行勁少俠為少爺在襄陽城定制了冠軍賀禮在灣地碼頭呢,現在讓我倆去取。”劉清摸摸頭說道。
聽到這么多各派俠士的來臨,令尹默一怔,“來了那么多江湖大派的俠友,他們都是來為師弟慶賀的吧,武當行勁少俠定制了何物,需要你倆共取?”
“是啊,少爺此次在崆峒平涼山上和風云莊的敖姑娘在才藝比試時,來了一曲絕美的簫瑟合奏,最后互換了樂器,看得出少爺對錦瑟也是喜愛有佳,所以行勁道士就特地找襄陽樂匠打造了一臺大錦瑟,”吳棟連說帶比劃道,他的胳膊看上去比他身旁劉清的小腿還要粗,“我說大師兄,既然你也回來了,也一塊去瞭江亭找他們呀!待我倆取完瑟,少爺會在瞭江亭上大奏一番的,而且荊師姐也在。”
尹默點頭笑笑,“晚些有空的話,我會去的,但我目前還有事去找掌門師父,你倆快去忙吧。”
他們背道而馳,如果七年前的自己也能奪得少年英俠會的冠軍該有多好,獲得同等待遇的就會是自己吧,都怪當初自己技不如人罷了,他心想。
離開邦街,他來到了熟悉的邦臺,這里由七道黑石新月柱連綴兩岸巖壁,中間是一條細小緩流的清溪,中間是城門樓,長江邦也是有城門和城墻的,但它們普遍低矮,不如朝廷在鳳陽、襄陽、北平、梧州、揚州等大城建造的高聳堅固的城門和城墻,相比那些宏偉的城門,他認為長江邦的城門建在溪流之上更具有可觀性。
他穿過邦臺,兩邊是各三座方形瞭望塔,登上不同的瞭望塔,可以從不同角度俯視邦地的不同角落,尹默依舊能清晰記得當他來到長江邦的第一天,師父江泰華帶他上每個瞭望塔的順序,帶他審視不同角度的江灣地。
進入城門樓,穿過邦道,他來到了掌門的閣樓院,快步走進院子,剛準備伸手敲開師父的房門時,就聽見里面傳出了師娘和師父的爭執聲。
“為什么?你為什么要主動承擔這一切?你從哪拿得出這一整年高昂的賦稅?”
“因為我是長江邦的掌門人,三河壩上的過失就是我的責任。”
“一千兩白銀,這本就是朝廷免除你武林盟主賦稅的賞賜,你何必為了三河壩上的天災人禍勉強自己呢?”
“朝廷貨物在三河壩上的過失,遠不止這一千兩,百年前長江邦得到朝廷的恩助才得以興起,這次若不主動賦稅謝罪,江某無顏面對朝廷和長江邦列祖列宗。”
“華!你是對得起朝廷了,這一千兩白銀交出去,你對得起將來跟你一起過苦日子的邦地百姓們嗎?”
他停住了手上敲門的動作,屏氣凝神,準備離開一會兒,待會再進去,沒有想到師父會為了三河壩上的過失,舍棄長江邦這一整年來因他是武林盟主而免稅的福利,主動賦重稅補償朝廷。師娘說的也在理,今年大家日子過的寬裕,全靠師父在一年一度的武林大會上奪得盟主之位,免除賦稅,從而改善了邦地的經濟生活,誰都沒料到現在會發生這種兩難的事…他心想。
就在他要退后幾步轉身離開之時,身旁伸出另一手先行敲門,打破了他的行動。
“尹少俠,來都來了,怎么不進去呢?”
“原來是賀叔…我聽屋內師父和師娘好像有事要議,所以想…”他望著身旁的賀適解釋道,他注意到他手上拿著一本賬簿,壯的如牛,這高壯程度比剛才在邦街上遇到的吳棟還要壯一倍。
“不礙事,掌門和江夫人因這事已經爭論兩天了,正好你作為掌門的大弟子,也可以為你師父出出主意。”賀適說完繼續加力敲門。
“進來吧。”屋內傳出了師父的聲音。
一開門,他就發現屋內氣氛緊張,師父江泰華站在門口,師娘孔嵐蓉則坐在屋內圓桌旁,頭撇在一旁,臭著臉根本不直視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