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啊,指頭動了,莫不是要醒了......”
“真的,真的動了......”
一連串嘈雜的聲音傳到趙光義耳邊,趙光義只感到聒噪、疲憊,仿佛意識飄在一個黑洞里,想出去又出不去。
“快,還不傳太醫,遲了我剮了你們的皮。”一個嚴厲的聲音驟然乍起,別的聲音頓時安靜下來。
“官家昨日太過繁忙,以至于累倒了,希望官家早點醒來。”一個宮女大聲說道。
“就你會說話,小嘴兒真甜。”李皇后夸獎這位宮女。
御醫來了,診脈以后,“啟稟皇后娘娘,官家并無大礙,休息會就沒事了。”
“那官家什么時候能醒來?”
“應該快了。”
“怎么了?這么多人,圍在這里干什么?”趙光義終于出聲道。
“官家,昨日你暈倒了,你不記得了,可把我們嚇死了。”李皇后說著抹了把眼淚。
“沒事,都別大驚小怪了,都忙去吧。”趙光義吩咐道。
此時已是太平興國四年,經過了四年時間“燭影斧聲”之事總算慢慢被人遺忘了。趙光義地位逐漸穩固,朝野間不利傳聞隨著他各項朝政舉措而漸漸消弭。他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登基后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使農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對于底層窮苦百姓充滿著同情心和憐憫之情。
黑夜漸漸被陽光驅散,東邊的朝陽已冉冉升起,月亮顯得若隱若現。冬暖閣外的喜鵲似乎開始鳴叫起來,居室內暖意也升騰起來,聽到喜鵲的叫聲,趙光義心里一陣泛喜,想來自己謀劃的事情今天該開始頒布了。
趙光義起身喚到:“來人”,門外的太監和宮女馬上進來給他穿衣洗漱。趙光義盯著旁邊的小黃門說道:“今日朕有要事,吩咐眾大臣早朝不得缺席。”旁邊的小黃門立刻點頭稱是,一會兒便跑去找到總管太監王繼恩匯報圣意。
王繼恩得知圣意后,不敢懈怠,吩咐眾小黃門挨個出宮去大臣家里宣旨,自己則馬上來到冬暖閣,在門外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