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城西空地,此時凡能收斂到的將士遺骸都已經被妥善入殮埋葬。李晙命人在那里立了一塊石碑,紀念此次遇難的同袍。
看著士氣萎靡不振的軍隊,李晙身穿白衣,頭裹白巾,在死難將士的靈位前拜了三拜,并以刀割破手掌,任由鮮血滴落酒碗中,李晙將碗端起來,灑在地面上,說道:“本王向你們保證,必定誅殺也呼先,奪回定云,一雪前恥。”
祭奠完后,李晙方才轉過身來,舉起還在滴血的拳頭,對臺下的將士說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將士們的鮮血不會白流,血債必須血來償。本王在此立誓,不報此仇,決不還朝。”
被激起血性的士兵們也群情激奮道:“報仇!報仇!報仇!”
見士氣有所好轉,李晙便下達了訓練的命令。同時命人張貼征兵啟示,擴充兵源,將新兵編入虎賁軍,一同訓練。至于援兵,也與虎賁軍的士兵共同訓練、共同生活,以增進同袍感情。而此戰使得李晙在軍中的威望達到了一個頂峰,原本不怎么服氣的援兵也不敢再質疑他的命令,兩軍關系問題漸漸地消融于無形之中。
不過雖說是要報仇,但是自那日之后,李晙一直堅守不出,任憑也呼先如何派人挑釁也不予回應。每日里專心訓練軍隊,在校場設下擂臺,拿出非常可觀的賭注,言道:誰能打贏他便封其為將軍,賞金千兩。重賞之下,不明真相的士兵們摩拳擦掌紛紛上場想要一試身手,最終卻無一例外地被打了下去。高超的武力,高絕的領兵作戰能力,讓眾人對他更加信服。
沒過兩日,姍姍來遲的符梁與張廣也終于回到了晉陽。符梁聽說李晙擺擂臺的事兒,本不欲自取其辱,但秦峣不經意間說漏嘴,讓他知道現在的李晙還沒徹底恢復,遠不如兩年前那么勇猛。說者貌似無意,但聽者確實有心,心思活絡的符梁迫不及待地向李晙發出了挑戰。這一戰的結果毫無懸念,符梁被打的鼻青臉腫,很不體面地被丟下了擂臺,不過李晙似是有意讓他,兩人足足交手百余招,符梁才“惜敗”,因此,眾將士對符梁的武力也是很認可。畢竟幾乎無人能在李晙手下走出二十招。
符梁腦袋單純,沒有看出李晙的用意,只是覺得似乎真如秦峣所說,李晙的身體還遠未恢復。從前與李晙交手,每每不出十招便要挨打,最多撐到三十招就必然會落敗。
順理成章之下,李晙宣布由符梁代替他來守擂,能打贏符梁的人封副將,暫代鎮西將軍一職。同時,如果符梁戰敗,那么便奪去他鎮北將軍的封號。符梁撓了撓頭,總覺得這里面有什么地方不對,但是又說不出來。
倒是秦峣等人看到他憋屈的樣子,心里別提多樂呵了。王爺小心眼那是出了名的,你以為上一次王妃在,王爺就不跟你算賬了?有句話叫秋后算賬,懂不懂?
眾人皆以為李晙是在戲耍符梁,為的是報當初臥虎嶺符梁戲弄王妃之事。可當樂微生上場與符梁打得難解難分之時,他們似乎明白了李晙為什么要這么做了。
果不其然,身手靈活的樂微生與老將符梁斗了個旗鼓相當,這讓底下的一眾士兵都看呆了。事關榮譽,兩人的潛能被徹底地激發出來,三刻鐘過去,兩人都已經氣喘吁吁卻誰也不肯認輸,最終還是李晙打了圓場,不勝不敗,兩人算是平手。這樣,符梁不用降職,樂微生則可以得到暫代鎮西將軍的機會。
李晙知道底下肯定會有很多士兵覺得不服,索性加碼,讓現在的四鎮將軍都來接受眾人的挑戰。也是給他們機會,收服士兵的軍心。
“本王知道,你們很多人都不服氣,為什么他們四個可以獨領一軍?今日,本王給你們機會,各軍所屬找你們的將軍進行挑戰,誰能把他們四個打下去,本王就封他為副將,絕不食言。不過公平起見,他們每日最多接受三場挑戰,其余時間你們還得跟著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執行軍令。”
炫耀武力不是最終目的,磨合四鎮將軍與士兵們相處才是李晙的目的,當然這也從側面提高了自己在軍中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