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猛在厲害的將領,終歸難逃馬革裹尸。
一直走武道,總會有沒落的時候,總歸不是辦法。
只有習得經典要義,方能傳家千世。
王翦隱退之后,就不想讓王家在過著刀口上舔血爭軍功升爵的生活了。
王家的軍功還有爵位已經夠高了。
由武轉文,才是最終的歸宿。
這也造就了王元、王威現在的情況。
后來王元與王威也如王翦之愿,分別開創了兩大王氏千年世家。
一個是太原王家,一個是瑯琊王家。
“是你爺爺王翦,不想在讓他的曾孫跟你們一樣,在戰場上博功名,拼殺了吧!”始皇何等人,頃刻就知道了王翦的打算,不由的贊道:
“你爺爺很聰明,也很有遠見,他知道朕一統六國后,大秦需要安穩,從此武人晉升的速度將會放慢。
朝堂需要更多治理國家的文官,所以讓你的兩個兒子轉型學文。”
王離見始皇點破了此事,尷尬的立在那里。
不敢亂言。
始皇接著又道:“放心,朕沒有責備的意思,王家怎么做,那是你們的家事。
不管是習文還是習武,只要是為大秦盡忠,那都是好樣的!”
“王家世世代代必忠于大秦,為陛下為大秦而戰。”王離信誓旦旦回道:
“只要陛下有令,王家所有人,不管任何時候都可以上戰場。為了帝國,王家可以犧牲一切!”
始皇沒理會王離的這些誓言。
這輩子,他聽這個聽得太多了。
都快停膩味了。
要知道始皇可是注重實際的人。
虛頭巴腦的有點厭倦。
“王離,你如何看待西邊之事!”突然始皇問道。
王離一愣。
很快明白過來,這算是考校了。
此時沒有王翦跟王賁這兩座可以為王離分擔的大山。
王離的看法與想法,才是他本人最真實最真切的。
始皇在攻楚用人李信失利這后,也變得更謹慎。
考慮更周全。
會重用新人,但不會在輕易委以重托。
大秦不能在承受攻楚那樣的損失了。
王離想了想回道:“陛下,我大秦不管是東邊還是南邊,亦或是北邊,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擴地何止千里。”
“唯有西邊,一直沒有什么變化,咸陽向西只有一個龍西郡,龍西郡的周邊又都是羌族蠻夷。
且貧瘠不適合大發展。
隴西郡之西北還有月氏虎視眈眈,此族若是南下東進,頃刻就能將戰線燒至關中,實乃是大秦的疾患,當早除為妙!”
王離說的這些,很中肯。
始皇不知道王翦是否教過他這些。
所以他也不問,只道:“那依你之見,當如何解決這個疾患!”
王離眼中閃過殺機,直接道:“陛下,臣以為,當加強隴西郡的兵馬,先清除掉羌人,將之殺盡抹除。
在多修城池,廣擴道路。
然后多派探子對月氏進行滲透,待解決了匈奴人,即可發動對月氏的進攻,一舉解決月氏給我大秦一帶來的威脅!”
具體的方法,王離一時半會也壓根想不出。
其實這是他琢磨了很久才想到的一些設想。
王離較之其父王賁跟祖父王翦,還是差了些許眼光與謀略。
始皇并沒有聽到什么新穎的東西。
這時將目光都精中到了河灣處的水中。
有魚兒咬鉤,始皇慢慢抬起魚竿,浮萍從水面提起。
魚線斜著崩直,始皇的眼中露出了精芒。
手中握桿的手越來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