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老大三人的討論,蘇望搖了搖頭,說道:“我沒打算從單子里面抽成,商家該是給多少優惠就給學生們多少優惠,我們不賺這個差價。”
這一回,輪到老大劉健三人一頭的霧水了,不賺差價,那公司還怎么盈利,總不能真的是開慈善公司吧。
為學生們謀福利,貌似老三好像還沒有這么崇高的覺悟吧。
“到底是沒經歷過后世互聯網公司燒錢搶用戶的人啊,并不知道用戶的價值。”
蘇望在心里感嘆了一句,這個時候的人多少還是有些局限的,等再過幾年,多少互聯網公司為了拉取用戶各種補貼,就拿外賣混戰的那段日子來說,那時候的用戶多幸福,只要花幾塊錢就可以享受到價值十幾二十塊錢的食物。
包括哪些外賣騎手,還有網約車司機和用戶,有時候花3塊錢從京城東可以做到京城西,然后還會被贈送一張下次可使用的十元優惠券。
遠的不說了,拿最近的說,開始做免費搶用戶的代表就是360了,硬是憑著給用戶免費使用干掉了金山,等到用戶達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就有賺錢的門路了。
在蘇望看來,學生們其實是一個很窮的群體,尤其是大學生,套用網上的一句話,那就是錢沒兩個,又好面子放不下身段,喜歡端著大學生的架子。
所以蘇望壓根沒打算賺學生們的錢,至少前期沒有,商家那邊也是一樣,團購網站其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日后肯定會有競爭存在的,而干掉競爭對手的最好辦法,自然就是拖死對方。
反正我不賺錢,你要是想賺錢,用戶就跑了,你要是不賺錢的話,公司就倒了。
不是每個人都有蘇望這種重生者的經歷,知道團購網站在未來的潛力的,套用后世某位退休人物老馬所說的話: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創業者死在了明天的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
互聯網公司尤其如此,很多時候一家公司能不能堅持下去,靠的就是公司的管理層對這個行業的未來認可度是不是夠堅定。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夠堅定,又怎么能夠說服投資機構。
“你們別覺得我是真的做慈善,只是在我看來,光是在咱們校園,哪怕收取差價的話,其實也沒有多少錢,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利于商家和用戶。”
“等到在咱們學校內打開了市場,而后再借機推向城里的其他大學,把這個市場給做大,大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我們再開始收費,而這個時候,因為我們已經有一定數量的用戶了,那些商家都眼饞我們的用戶,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到他們那里消費,自然愿意花一定的錢,只要這投入的錢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這些商家就心甘情愿。”
蘇望的話讓得老大劉健三人陷入了思考當中,半響后,許浩第一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