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需要躲避不可能的事,之所以躲,當然是因為會發生。
比如我,現在就正躲著某個人。可能對他來說一切如常,但是這稀松平常的背后,卻是另一個人的如履薄冰。
為了避免打照面,上課永遠最早到,下課絕對第一個走。健身游泳吃飯看片,全部改成課多的幾天晚上。好處也不是沒有,偶爾能享受到空曠的商場,包場的餐廳,以及十幾塊的電影票。
同時,我也明白了一件事,有些不爽并不需要處理,共處也是一種方法。
我逐漸習慣了這種生活,有時甚至忘記了最開始為什么要這樣做。雁過留聲,可能這就是這段感情留給我的印記。多年以后我會忘記某個人,但是為了躲避他而形成的習慣,卻會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直陪伴我。
生活被改變了,但生活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請你吃飯。”——十塊錢。
“事出反常,有什么陰謀?”
“你怎么小人之心呢,反什么常,就說來不來!”
“先說吃什么。”誠意夠的話也不是不能被利用一下。
“任你挑。”
看來這次一定是個大活,竟然任我挑。期待的同時又有一點害怕,莫不是要把我賣了,讓我走之前吃飽點。
“你好可怕,我要吃巴西烤肉。”
“出息。”
“時間?”
“周四晚上。”
“成交。”
我打開日歷,周四,那就是后天晚上。絕望,周四上午有肥導的課,作業還沒寫。估摸著是不可能在上課前出結果了,我決定主動出擊,就算做不出,也要表現一下自己良好的學習態度。
假裝路過,我瞥了一眼肥導的辦公室。很好,在玩手機。
“導師。”我敲敲門,假裝乖巧。
“啥事兒?”
“您有空嗎?請教個問題。”假的,我沒有問題,或者說我全部都是問題。
“進來說。”導師還沒有意識到,這只是他的愛徒在自導自演。
“導師,為什么訓練樣本數變化一個數量級,結果好像變化不大?”
“這怎么可能呢,那就是你寫錯了。”
“仿真結果是這樣啊!”這我倒是沒亂說,結果確實是這樣。
“那就是編錯了。”
“我拿來您看看?”嗯,是時候展示一下工作量了,導師您快說好。
“看什么看,肯定錯了,我還給你扣程序呢,費眼睛。”導師一點余地都不給,直接拒絕。
這怎么跟計劃的完全不一樣,我原地楞了2秒。
“誒,那個小誰,看過三體嗎?”很好,作業不會寫連姓名都不配擁有了。不過,導師您這是在說什么呢?
“是什么?”
“搞技術的三體都沒看過?”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反問搞得手足無措,怎么,我必須應該看過?專業書?
“來,手機藍牙打開,我發給你。”導師說著就在自己手機上戳戳點點。
我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能同意接收。接著就在導師的一揮手后,一無所獲地離開了辦公室。
打開接收文件,三體.txt,“中國,1967年……”,啊,是歷史讀物,雖然興趣不大,但是導師給的必須看完,共同話題也是師徒關系保鮮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