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濁氣祛除,過了許久,老人神色一變,氣勢逼人,無形中給人一種強大的壓迫感,他雙眼精光四射,一臉殺氣。
“去查一下,中間哪出了岔子,沒有我的吩咐,又是誰動用了鎮撫司的人。”
老人說完,想了想又說道:“他敢動用鎮撫司查這件事,最后才讓鎮撫司的人向我匯報……”
話說一半,老人頓了一下,臉上殺意更加濃烈:“他們真以為,我已經老到提不起刀了嗎?”
鎮撫司,糾察百官,皇權特許,先斬后奏。
如此大的權力,他們自然直屬皇帝管轄,所有諜報只入皇上一人之耳。
可今日,鎮撫司的人沒有出現,鎮遠將軍入南川的消息卻早已人盡皆知,那兩萬虎賁軍,自然也就逃不過那些人的眼睛。
以下犯上,挑釁皇權!
你們是想朕的笑話,還是覺得朕已經老的走不動道,可以任人擺布了。
龍椅上的老人須發無風自動,他緩緩說道:“查出來的,就全殺了吧。”
匹夫一怒,僅僅血濺三尺,可天子一怒,那便是伏尸百萬!
殿內無人回應,可大殿陰暗角落處,空氣突然產生一陣漣漪,緊接著整座大殿再次陷入寂靜當中。
京都皇城內。
吉祥街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書齋。
書齋內一位中年人緩緩放下了手中的書卷,他此時一臉疲憊,像是與人剛剛爭辯過一般,恰巧他還沒說過對方,心中難免有些積郁。
他正想出門喘口氣,心中卻似有了感應,看向皇宮的同時,臉上露出一絲異樣神色。
中年人搖搖頭,回憶起當年一件往事,好像今日要發生之事與當年十分相似。
可今日,他卻只能放下儒家那份,士以天下為己任的覺悟。
不罔言,不妄動。
只因,當年太過意氣風發的他,做了一件意氣用事的事兒。
一件至今都讓他,想不明白,后悔不已的事。
也正因此,現在的大周,無一人記得他,無一人識得他,更無一人感激他。
他所做一切,換來的皆是惡語相加,與世人的唾罵。
他搖頭不語,悔不該當初,不聽先生之言。
大道萬千,他卻唯獨選擇做了那柄無鞘的劍。
今夜,前車之鑒擺在那,他暗中決定,觀望一番。
他想看看,這次是否有不一樣的結果。
中年人扔下書卷,走出房門,抬頭仰望夜空,忽然想起一位老友。
三尺青鋒在手,腰間二兩清酒。
出門仰天大笑,世間萬千俯首。
那位老友總是笑著對他說:“你活的太累,不如學我。”
當年還一臉青澀,意氣風發的這中年人,總是不解地問一句:“學你什么?”
好友轉身便走,只留給他一個背影:“棄你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汝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原來那位老友,早在當年便已將他看透。
但他,卻始終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