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了實力,反倒是心境不穩了。”
這般說著,宋穆當下也是笑著搖了搖頭,將碧璽好好收起,重新挑亮油燈,在桌上鋪開一張大紙,從旁邊的題冊中挑了個策論題目,開始寫了起來。
……
第二日,宋穆起了個大早,和孔宗一同拿著《天下文刊》誦讀了起來,彼此交流了幾句心得之后,便也準備好東西,坐著馬車往著考院而去。
今天是院試的第二天,考試的內容是策論和詩詞歌賦。
今日考教的是每個文人對時代的看法,這也是為什么宋穆兩人這么一大早不再是誦讀古書,而是拿著《天下文刊》品讀。
上面的東西代表著如今朝堂上的意見,翰林的文筆更是針砭時弊,其中精妙句子更是讓人受益匪淺,對宋穆等人來說多有裨益。
一路交談來到考院,一下馬車,宋穆便被面前的景象給再次驚到了。
此刻這考院外的街道上,同樣密密麻麻的站著人,百姓們一個個興高采烈,高樓之中站不下了,甚至就沿街坐著,還有人把著長凳,翹著二郎腿,啜一口壺嘴里的茶水,搖著蒲扇,正津津樂道。
期間還有小販穿來過往,雖沒有高聲叫賣,卻是好不熱鬧。
宋穆見到這場景也是連連咋舌,旁邊的孔宗也是一臉無奈。
“今日是最后一場考試,策論和詩賦都是最容易引起文星震動的,尤其是原創詩詞,或許還有異象而出,最是熱鬧了。”
孔宗如此說著,似乎想起了過去看到的場面,當下也是心有所感。
“想我小時候在府城也見到過這等場面,那時候也是萬人空巷,考院外聚集了無數的人,只要其中出現了異象,便立刻贏得了所有人的喝彩。”
“那時候父親抱著我,指著考院。讓我也要成為那樣的人。”
孔宗如此說著,眼中滿是光亮。
這是個同樣有著宏圖偉志的文人。
宋穆也不由地暢想,曾經的宋良通,也是這般勉勵著那時候懵懂的宋穆……
兩人只是感慨了兩句,便也不得不趕忙往著考院大門走去。
荀夫子已經在門外候著了,此刻見到宋穆等人的到來,也是神情一松。
“準備妥當了吧?便入場吧,今日的考試,你們卻要更加努力,能否入府學,就看你們達到的境界了。”
荀夫子對著宋穆和孔宗這么說道,道理也十分簡單,兩人都是秀才,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接下來要努力的,便是盡可能的考入府學,為鄉試中舉增加可能性。
今天的考試,兩個人最重要的目的,,便是盡可能借助文星提升體內文力的雄厚程度。
宋穆兩人自然也是通曉夫子的勉勵,當下也是神情肅穆的拱了拱手,然后邁步走進了考院之中。
依舊是查驗身份,搜查全身及考籃,然后分發考牌。
這一次宋穆拿到的考舍牌子是癸圈五十一號,是在外圍圈的位置。
這樣的位置也被叫做“棄位”,因為其與文星距離稍遠,感受文星蕩漾的程度會稍輕,一般人分在這種位置,除非有大才,否則也難成文力。
不過這對于已經成為秀才的宋穆來說卻無傷大雅。
這地方更加僻靜,不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文力波動干擾,適合寫長文章。
所以宋穆閑庭漫步般來到自己的考舍旁邊,雖然上一場已經有人在這里考了,但是顯然并沒有怎么收拾,到處都是灰塵,宋穆也怕這灰塵玷污了試卷,仔細打掃了起來。
而旁邊的考舍之中也來了一位考生。
對方也如宋穆一般開始打掃衛生,只不過卻沒有如宋穆一般灑水降塵,所以連連咳嗽了數聲。
宋穆扭頭看向對方,對方也正好與宋穆的目光對上。
這是個矮個子的少年,身材纖細,皮膚黝黑,但是腦袋卻極為碩大,身上穿著一件發白的靛藍袍子,袖口和衣角都有補丁。
宋穆知曉這是個貧苦的考生,當下也只是抿了抿嘴,將自己備著的掃帚遞給了對方。
“在下宋穆,兄臺若是不介意,便用我這個打掃一番吧。”
那人愣了一下,還是走上前伸手接過,然后道謝了一句。
“鄙人張益氣,多謝兄臺了。”
對方這么說著,然后就扭頭打掃考舍。
而聽到這句話的宋穆卻是陡然一愣,然后有些啞然的看向旁邊的考舍。
沒想到自己竟然在這里碰到了一個風云人物。
那位傳奇人物張益氣,竟然就在自己隔壁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