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看上去堅固如同石塑,其手臂背面,有著密密麻麻的黑色文字。
不是漢字或者西荊、南周所用字體,也不是學宮書籍上看到的任何一種文字。
釋醒僧...
李昂心底一動,釋醒是百年前的長安“高僧”,他出生于荊國與虞國的邊境交匯小鎮,三四歲時便顯露出宿慧,被認為是先賢轉世,
時任長安白馬寺方丈的處明僧,專程將他帶回白馬寺,悉心教導。
釋醒僧長相俊美,學識淵博,十三歲時就能在僧道辯論上,將各方對手辯得啞口無言。
十五歲時,就達到了巡云境,差點刷新了兩百年前蘇子的修行記錄。
水墨丹青,絲竹聲樂,乃至茶道、詩詞、博物等,釋醒僧都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優秀。
以至于當時的學宮山長仇知白(也是現任山長連玄霄的老師),都想要破例收其為外門弟子。但是被釋醒僧所拒絕。
理由則是“愿三輩事佛。”
按照正常流程發展下去,釋醒僧將成為白馬寺歷史上最年輕的住持方丈。然而誰也沒想道,他會從浩如煙海的佛經中,找出一本北涼時期的《大云經》,并對其重新注疏,編成《大云經疏》,獻給圣后。
《大運經疏》中記載了女子當國王、并晉升為佛的故事,突出圣母神皇受命于佛陀、受命于昊天的主題,強烈暗示圣后應該改朝換代。
釋醒僧的名聲地位,以及圣后本人的默許乃至推波助瀾,令《大運經疏》一經問世,便有大量善男信女和佛門僧眾,主動上表請求抄寫。
圣后對此樂見其成,下令各州府都要修建大云寺,以藏此經。最后結果就是虞國各地到處都是對圣后的歌頌贊揚,助圣后名正言順登上皇位。
釋醒僧因為首倡之功,事后得到了諸多封賞,包括爵位與紫袈裟。自此能名正言順地進宮講經——這一行為也被一些人懷疑他是圣后的面首。
往后十年,圣后對釋醒僧榮寵有加,直到某天圣后突然下旨,以車裂之酷刑誅殺釋醒,并將白馬寺中的釋醒弟子,也一并連誅。
圣后態度突如其來的轉變,令后世有著諸多觀點。有的人說是圣后厭憎佛門斂財無度,想要借釋醒人頭一用。
有的人說是釋醒僧在讀了一本劍仙留下來的書以后,像那位劍仙一樣發了瘋,向圣后提了虛妄妖言,令圣后驚懼莫名,急忙下令誅殺他。
還有的人說,釋醒僧是佛陀轉世,早就料到自己會死,只是借圣后的手,早返輪回而已。
無論哪種可能性,釋醒僧被車裂而死,都是件極為詭異的事情——他修行天賦遠超常人,十五歲就達到了巡云境,三十余歲而燭霄。
一個燭霄境強者,哪怕面對數名同等級對手,也不至于死得無聲無息,
但釋醒僧卻偏偏束手就擒,任由圣后的人將他捆住,關押,車裂。死時臉上還帶著慈祥微笑。
‘釋醒僧死于七十年前,其死因詭異,尸首與墓地也無人知曉。昭冥組織是怎么找到這條斷臂的?斷臂背面的這些文字是什么意思?鴉九為什么說要我縫合傷口?難不成有人要移植釋醒僧的斷臂?維納斯嗎他是。’
李昂心思急轉,釋醒僧一案疑竇重重,并且涉及到圣后的統治之謎,哪怕學宮中也沒有太多資料——畢竟圣后當初能上位,和當時學宮山長仇知白保持中立態度有很大關系,放在現在并不多么光彩。
“衣服穿好。”
鴉九斜了烏獲一眼,后者冷哼一聲,懶散地將衣服扯好,躺在凳子上裝作喝醉睡著,
李昂也扮演起畫舫客人的角色,微笑著和鴉九的傀儡們觥籌交錯。
畫舫順利經過了曲江池關口,駛出長安城,在河畔邊停下。
鴉九的另外幾名傀儡,已經準備好馬車,在河畔處等待。
李昂和烏獲各自登上馬車,一路東行,來到一處山坳。
山坳中樹影憧憧,時不時傳來一陣怪異鳥叫獸吼,
烏獲見怪不怪地跳下馬車,徑直來到河邊,輕描淡寫地搬起一塊一人高的巨石,露出下方黑黢黢的洞窟入口。
長安鬼市四通八達,說是狡兔千窟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