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成業雙目通紅地掃了他一眼,沒有說話,顯然已經完全不信任這位郡王之子。
“是,是她。”
原本跪在地上的聶石磊,此時抬起頭來,怔怔地看著那位名為小艾的侍女,突然一指小艾和之前那個高壯仆役,說道,“是她和他,商量之后把我帶進小巷的。”
大理寺內先是一靜,旋即又喧嘩吵鬧起來。
傻子的證詞全部基于主觀,不可靠,但李申斌身上的可疑之處同樣眾多。
問題的關鍵,在于證據。
那輛馬車已經被拆散焚毀,而侍女小艾與高壯仆役,也全都是郡王府上的人,話語沒有可信度。
“如果各位能證明,當初登上馬車的,確實是孟英,那么就能肯定我牽涉案件。”
李申斌直截了當道:“如果沒有證據,不能證明,那就還請運寺卿放我回去,照顧病重父親。”
說罷,李申斌回望了運翰池一眼,便要轉身離去。
他是郡王之子,李姓宗室。在沒有確鑿證據,證明他涉案的情況下,愿意配合大理寺查案已經給很面子了。
此刻想走,根本沒人攔得住。
除了...
“等一下。”
李昂邁步踏出人群,攔住李申斌去路,“只要有證據證明,在場人證當時看到登上馬車的女子,確實是孟英,就可以了吧。”
李申斌雙眼微瞇,“你是?”
“學宮李昂。”
李昂從腰間解下腰牌,展示給大理寺眾人看,轉頭對運翰池說道:“運寺卿,我有辦法可以證明,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大理寺內再次輕微騷亂起來,李昂的名聲在長安流傳甚廣,最近還傳出了他跟光華公主不清不楚,虞帝屢次三番要召他為女婿卻被拒絕的小道消息。
李昂不理會周圍人群的驚詫,征得運翰池同意后,去到大理寺冰室,看到了孟英面目全非的尸體,再找來炭筆畫紙,和死者孟英的父親孟成業交談了一陣。
根據孟成業的描述,以及尸體的臉部輪廓,畫了張孟英的肖像出來。
他又一連畫了十余幅其余女子的肖像,將所有畫像混在一起,拿給人證們,讓他們在畫像中指認自己端午節那晚看到的上車女子。
十三位人證,其中十位,都正確指出了孟英的畫像。
“也就是說,他們那晚看到的、登上了常襄郡王府馬車的,確實是孟英。”
李昂看向面色鐵青的李申斌,淡淡道:“我有一個理論。
亥初一刻鐘時,孟英與朋友在東市東側入口處走散。當時坐在馬車里的你,看到了路上的孟英。
由于你認識她的父親,就提出帶走丟的她回家,孟英答應并登上馬車。
隨后你見色起意,授意車夫繞路,試圖玷污孟英。
孟英激烈反抗,逃出馬車,躲進東市。
出于酒精的麻醉,你也追逐而去,在小巷里堵住了孟英,傷害并殺死了她。
此后酒醒,你終于感到恐懼,讓下人想辦法處理掉孟英的尸體。
但這做不到——當時在東市,肯定有市民看到了孟英登上你的車輛,說不定還看到了你的臉。
事后孟英失蹤,其家人絕對會四處尋找,將線索引向你。
所以唯一辦法,就是栽贓嫁禍。
你讓侍女和仆役找來了在東市出名的、天生愚笨的聶石磊,讓侍女誘騙聶石磊進入小巷,與之發生關系,并在事后將其打暈,將精污涂抹在孟英的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