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神父給了朱麗葉一種藥,服下去就像死了一樣,但四十二小時后就會蘇醒。
這種情況還出現在很多文學作品里,在那個醫學不發達的時代,很難被發現,被稱為“假死”。
在現代醫學上,假死又稱微弱死亡或深度昏迷,是指人的循環、呼吸和腦的功能活動高度抑制,生命機能極度微弱,用一般臨床檢查方法已經檢查不出生命指征,外表看來好像人已死亡,而實際上還活著的一種狀態,經過積極救治,能暫時地或長期的復蘇。
理論雖然如此,但現實中真的有發生的可能嗎?現代醫學生命體征檢測儀器這么發達,特別是ICU,怎么可能出現假死的情況?
姚惜蕊詐尸的案子想要結案,還需要去寧州市人民醫院仔細調查一番。
在姚惜蕊的死亡證明上,有一個主治醫師的簽字,叫羅青云。
羅青云是人民醫院的ICU主治醫師,醫齡超過三十年,在寧州市人民醫院是一個專家級別的人物。
我和黎夢來到人民醫院,準備找羅青云調查一些情況。
我們到的時候,羅青云正在手術室外和十幾名病人家屬交代情況。
“患者是腦干出血,已經陷入了無意識昏迷狀態,家屬盡快討論出一個結果,是否要進行開顱手術。”羅青云穿著白大褂,神情凝重,認真地說道。
一個婦人身體有些微微發顫,她是患者的妻子,顫聲問著:“手術成功的幾率有多少?”
“手術成功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但是有一點我要和你們說清楚,患者年紀比較大,而且是腦干出血,這是腦出血中最為嚴重的癥狀。搶救之后,雖然可以保住患者的生命,但患者會成為一個植物人。手術的費用很高,而且術后康復的費用也不是一個小數,你們家屬考慮好。”羅青云認真說道。
婦人聽完,有些猶豫,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砸鍋賣鐵可以籌夠丈夫的手術費用,可是丈夫手術之后是一個植物人,后續的費用該怎么辦,常年照顧植物人丈夫所要承擔的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又該怎么辦?
這時,站在一旁的患者妹妹用一種事不關己的語氣說道:“那得治啊,砸鍋賣鐵也得治啊,怎么也不能留遺憾啊。”
“對啊,要是不治,得后悔一輩子!”患者的妹夫高聲附和道。
婦人聽到這些話,更加猶豫了,眼中含著淚光問道:“大夫,成為植物人之后,有恢復的可能嗎?”
“這個不好說,確實有植物人臥床十幾年之后出現奇跡恢復的病例,但以我從醫以來所治療的病例來說,這種恢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能說一點可能沒有,只能說可能非常小。”羅醫生認真地說道。
“大夫都說了,是有恢復的可能的!”患者堂哥又開口說道。
婦人低著頭,想了想,最后抹了抹眼淚,堅定地說道:“大夫,我們不治了,就這樣吧……”
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都能感受到婦人做出這個決定時的痛苦。
婦人親自做出了放棄治療的決定,她一定比任何人都痛苦,這種心理不是他人可以體會到的。
“你考慮好了,就過來和我簽個字吧。”
婦人點點頭,跟著羅醫生走進了辦公室。
留下十幾個親戚在走廊里破口大罵:“看見沒,這個小死老婆,不要臉,不治了?!”
“這就不治了?沒錢我們可以借給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