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過親友的葬禮,也有過觀看火化過程的經歷,但印象并不深刻。每次之后,我會刻意讓自己去忘記這些事情。不是因為葬禮讓我覺得晦氣,而是我不敢回憶起親友離開的過程,那種酸楚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跟著唐修潔來到走廊的盡頭,那里有一扇小門,推門走進,眼前是一個并不寬敞的通道,沒有窗子,燈光昏暗,在路的盡頭,就是火化間。
這條路,在某種意義上,連接著生死。
這條走廊并不長,兩側的墻壁上貼著幾張黃紙符咒,像是香港電影中茅山道士林正英繪制的那種,朱砂黃紙,上面還有幾個朱砂蓋章。
殯儀館屬于國家民政部門管轄,這些符咒在這里出現很是違和,但這里畢竟是殯儀館,如果這些符咒能讓這里的工作人員感到心安,也不能說是一件壞事。
來到火化間后,我才明白,這里為什么不叫火化室而叫火化間。
這里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一個狹小的屋子,有一個火化爐,一名火化工。
而是一個沒有窗子的房間,像廠房一樣大,一點也不黑暗,反而十分明亮,每走幾步,就會有一個火化爐,每個火化爐的外面,都對應著一個靈堂。粗略觀察,這里至少有十幾個火化爐,其中一個火化爐還亮著火光,一名火化工正拿著一根長條形的鋼制鉤子,在火化爐里操作著。
殯儀館是唐修潔的主場,他十分自然地給我們講起了尸體火化的過程:
“逝者的遺體在經過入殮師的遺容整理之后送往靈堂,讓家屬和逝者做最后的道別,隨后開始火化程序。
遺體首先會被送到‘火化室’,通過一個窗口的傳送帶送進真正的火化間,逝者家屬可以通過‘火化室’的玻璃墻,和逝者做最后的告別。
在火化間里面,尸體會被放進火化爐內,由火化工進行操作,關上火化爐蓋子之后,只需要按一個開關,火化爐內就會升起火焰,火焰在瞬間會達到1000攝氏度,確保能瓦解尸體。
火化的時間一般在1個小時左右,燒的最快的是衣服和頭發,一般在30秒鐘就會完全燒光。半個小時之后就是軀干、肌肉在高溫下會爆裂,頭顱也會被燒的裂開成了幾塊。一般50分鐘之后基本上就只剩下骨架了,主要是脊椎和頭顱,四肢的骨骼焚燒之后其實沒有剩下多少。1個小時候就基本上差不多了,最后翻動充分燃燒,就算完事了。”
唐修潔向我們仔細講述了一下尸體的火化過程,甚至在火化過程中尸體產生的變化都說得一清二楚。如果他沒有親自操作或者觀察過,我是不相信他會如此熟悉的,但他畢竟是殯儀館的館長,對火化程序熟知也沒什么奇怪。
他邊走邊講,帶我們來到那個亮著火光的火化爐前。
一名火化工正在火化爐預留的窗口,用一個長長的工具攪拌,以確保逝者遺體充分的燃燒。這種行為如果被逝者家屬看到,會認為是大不敬,所以這個火化車間是不會讓外人看見的。就連進入的通道也是一扇不起眼的小門。
在火化爐旁的桌子上,有一個四四方方的金屬盤子,里面擺著一些金銀首飾,耳環、項鏈,還有一個玉手鐲。
“這些都是逝者的嗎?”黎夢好奇地問道。
火化工聽完,下意識看了唐修潔一眼,然后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繼續在火化爐里攪拌。
唐修潔定了定神,笑著說道:“沒錯,這些都是逝者身上的,一會我們會原物歸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