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近完美的殺人手法,現場被巧妙地布置成火災意外。經過仔細的勘查現場,我們還是沒有發現任何兇手留下的線索。
尸檢結果顯示,唐修潔在火災發生時就已經呼吸微弱,處于瀕死狀態,這與火災意外的死亡征象有很多不符合的地方。證據自相矛盾,證據鏈無法閉合。
自殺還是他殺,意外還是兇殺,案情陷入了僵局。
第二天一早,技偵部門的同事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經過技偵部門的同事連夜加班觀看別墅區的監控錄像,發現了兩天前有一個陌生男子駕車來到了C區13號別墅,走進了唐修潔的家門。
監控畫面十分清晰地拍攝到了陌生男子的樣貌。
這個男子我正巧認識。
他是寧州市人民醫院ICU主治醫師羅青云!同時也是姚惜蕊的主治醫師。
姚惜蕊詐尸、潘超焚毀傳染病尸體,兩起事件都和人民醫院有直接關系。而且兩起時間都存在假死情況,聯想到唐修潔的尸檢中存在呼吸微弱情況,很有可能也是假死!
這么說來,羅青云有重大作案嫌疑!
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和黎夢立刻啟程,前往人民醫院,調查羅青云。
眼下沒有確切證據,只能調查,不能抓捕。
ICU是每天都會經歷生與死的地方,也是最能看出人情冷暖的地方。
我們到達ICU的時候,遇到了和上次幾乎一模一樣的情況。
面對一個重癥瀕死病人,醫生向患者家屬交代了一下情況,由患者家屬考慮是否繼續治療。家屬還在思考猶豫,一旁的遠房親戚云淡風輕地說了句:“治唄。”
不知道是出于不留遺憾的目的,還是出于面子問題,最后家屬選擇承擔高額的醫藥費,賣掉房子,花光繼續,只為了能換回一個植物人。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我和黎夢走進羅青云醫生的辦公室,他正坐在電腦前敲打著什么,見我們進來,十分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
“兩位警官,我們又見面了。”他笑著說道。
“是啊,警察和醫生,兩個不太受人待見的職業經常見面,多少有點滑稽。”我微微一笑,坐在辦公室里的沙發上。
他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眼神中帶著一絲笑意,問我們:“兩位警官還是在調查姚惜蕊的事情嗎?”
我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從口袋里拿出一張唐修潔的照片遞給他。
“這個人你認識嗎?”我問道。
本以為他會思考一會,然后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沒想到他剛剛看了照片一眼,立刻對我說道:“我認識啊,他是唐修潔,殯儀館的館長嘛!”
“哦?”
我稍稍抬了一下眼皮,淡淡的說道:“羅醫生交友挺廣泛啊,殯儀館館長都認識。”
聽到我這句話,羅醫生明顯愣了一下,他也不知道我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反正這種情況,笑就對了。
他尷尬地大笑了幾聲,自顧解釋道:“哈哈哈,我也是工作上認識的,畢竟我這是ICU,病房里都病危的病人,隨時都面臨患者去世的情況。現在國家殯葬改革,病人死亡之后都是直接送到殯儀館的,接下來都由殯儀館接手,所以見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