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人在飲酒后,肝臟會將酒精(乙醇)轉化為乙醛,乙醛會在一種叫“乙醛脫氫酶”的幫助下進一步轉化成乙酸,最后轉變為水和二氧化碳被人體排出。
而酒和頭孢類抗生素一起服用之后,會抑制體內的乙醛脫氫酶活性,使乙醛無法降解變成乙酸,導致乙醛在體內迅速蓄積,乙醛有毒,最終出現乙醛中毒現象,也就是所謂的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可以帶來一系列的身體不適,如眩暈、嗜睡、幻覺、全身潮紅、頭痛、惡心、嘔吐等。這是典型的乙醛中毒現象,也是普遍的醉酒現象。
當乙醛蓄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表現為心率變快、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意識喪失等。嚴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休克死亡。
雙硫侖樣反應發生迅速,最快可在5分鐘內出現相應癥狀,大部分在飲酒或者接觸酒精十五至三十分鐘內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的嚴重程度,與用藥劑量和飲酒多少成正比,并具有持續性。
“劉瑜舟晚上七點到達郊外的泳池派對現場,夜里兩點離開并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其間有將近七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他在到達派對現場之前服用的頭孢類抗生素,在泳池派對大量飲酒后早就發病了,怎么會一直挺到回家的路上發作呢?”我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疑問。
在時間線上,這不符合情理。
“有沒有可能是在派對現場服用了頭孢類抗生素呢?”黎夢十分疑惑地問道。
“這應該不可能,誰會在派對上吃藥啊,更何況是頭孢類的抗生素,況且派對上也不會有藥。”我搖搖頭,否定到。
“那如果是在派對飲酒的過程中被人下藥呢?”薛杭突然提出了一個令人細思極恐的猜測。
我盯著薛杭,呼吸不由地加重了,問道:“你是說,有人在劉瑜舟的酒里面加了頭孢?”
薛杭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如果是他在臨走之前喝的最后一杯酒中加了頭孢類抗生素,那么完全可以造成他在回家路上身亡的情況。只不過他跌進了河里,造成了溺亡的假象。”
這種情況確實可以造成劉瑜舟的死亡狀況,可是尸檢結果劉瑜舟是溺亡。
“可以肯定劉瑜舟是雙硫侖樣反應導致的死亡嗎?”我問任秋石。
任秋石想了想,給出了一個較為模糊的答案:“從尸檢情況來看,死者是溺水身亡的,但是引發溺水的誘因,極大可能是雙硫侖樣反應。”
我皺起眉頭,有些著急地問他:“什么叫極大可能?”
“這次的情況很是復雜,絕對致命傷是溺水,雙硫侖樣反應可以導致溺水,醉酒可以導致溺水,腳下濕滑同樣可以導致溺水。這么說吧,就算有人給劉瑜舟的酒里加了頭孢類抗生素,也存在雙硫侖樣反應發作之前失足溺亡的可能。”任秋石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作為一個法醫,他一定要靠尸檢結果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尸檢的答案只要出現絲毫差錯,都會影響案情的偵破方向。
“我明白了,可是你準備如何向死者的家屬公布尸檢結果?”我問他。
任秋石深深吸了一口氣,有些無奈地說道:“這也正是我來找你們的原因,你們說,這算意外還是算他殺?”
“在這之前,我們還需要了解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我頓了頓,沉聲說道。
“什么關鍵性的問題?”任秋石問我。
“死者的家屬為什么一定要求尸檢?這背后有什么隱情?死者的家屬在擔心什么?難道死者的家屬已經發現有人要害劉瑜舟了嗎?”我一連提出了好幾個疑問,每個疑問都直接關系著劉瑜舟真正的死因。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死者的家屬認為劉瑜舟是被害的,所以才會要求公安機關法醫解剖尸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