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薛麟與四名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了創業團隊,在那個互聯網剛剛興起的年代開發通訊軟件。創業團隊以申洪為首,他負責出資和提供關鍵技術支持,其余方面靠大家各顯其能,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終于成功開發了一款點對點的通訊軟件。
這種軟件放在現在來看,絕對是一個小兒科,因為現在我們使用的所有通訊軟件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在當時來看,絕對是一個創舉。
團隊之間的第一次矛盾就發生在軟件開發之后,大家對于這個軟件未來的方向有了不同的意見。隊長申洪提出要將軟件繼續做大,未來做出自己的品牌,以互聯網的發展前景來看,這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申洪是團隊的隊長,也是團隊的核心,申洪為團隊提供的技術是無人能及的,如果沒有申洪,就絕對沒有這款軟件。所以大家對于軟件未來的方向都沒有發表意見,全聽申洪安排。
可是史焱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把這個軟件通過出售或者租借的方式賣給其他公司,從中收取專利費用牟利。
當一個團隊里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很有可能會為團隊的分裂埋下隱患。
果不其然,在一天夜里,史焱找到了除申洪之外的團隊其他三人,聲稱自己已經聯系到了一個買家,而且開出的價錢非常可觀。雖然軟件版權賣給了其他公司,但技術還掌握在自己手里,團隊完全可以用這個技術為基礎,繼續開發其他軟件。
就這樣,大家私下商量之后,在申洪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軟件技術版權賣給了其他公司。申洪發現之后,和史焱大吵了一架,揚言還要打官司,隨后團隊成員不歡而散。
大家散伙之后,各自開起了工作室,史焱把賣版權的錢分給了劉瑜舟、李孝杰、薛麟,又趁機拉攏他們。幾個人的工作室雖然各自為政,但工作室還是環環相扣,可以說是當初創業團隊的另一種形式。
后來,史焱用惡意競爭的手段擠垮了申洪的工作室,申洪一怒之下把史焱告上法庭,結果申洪敗訴,就再也沒有和他們四人聯系過。
再后來,薛麟也是聽說,申洪敗了官司之后受了嚴重的刺激,沒幾年就郁郁而終了。
這件事在薛麟的心里一直是個坎,他做了幾年工作室之后,就用賺下的錢轉投了服裝產業,成立了自己的服裝公司。
他一直覺得自己愧對申洪,他嘗試聯系到了申洪的子女,想要道歉和賠償。但是申洪的子女沒有見他,也沒有接受他的道歉和賠償。
就這樣,一晃二十年過去了。這么多年來,幾人都心照不宣地選擇把這件事深深藏在心里,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包括自己的家人。
可是就在一個月之前,薛麟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可怕的是,這個電話竟然是死去十八年之久的申洪打來的。
薛麟絕對沒有聽錯,電話里就是申洪的聲音,可是申洪已經死了啊?!
電話里,申洪和薛麟只說了短短的幾句話,他告訴薛麟,報應要來了……
薛麟慌了,他趕緊聯系了劉瑜舟、李孝杰和史焱。結果,他們三人也都表示自己接到了申洪亡魂復仇的電話。
而且大家都肯定,電話里的聲音,就是申洪。
從那以后,他們四人就一直做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