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壯說這個橡木桶是六個月前收來的,法醫任秋石說里面的尸體至少浸泡了十個月以上,從表面上看看這件事和于大壯沒有關系。
“你說這個橡木桶是從背街的西餐廳收來的,你有什么憑證嗎?”我問于大壯。
于大壯正要開口,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他無力地搖搖頭,表示自己沒有任何憑證來證明這個橡木桶是收來的。
我不是懷疑他殺人藏尸在橡木桶里,而是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這個橡木桶是從哪收來的,即便于大壯能說出西餐廳的名字,但如果西餐廳老板矢口否認,我們也沒有辦法,畢竟時間實在說有些久遠。
橡木桶藏尸案和周梔走失案目前來看沒有任何關聯,暫時不能并案偵查,橡木桶里的尸體就等任秋石的尸檢報告了,我這邊還要繼續調查周梔的案子。
周梔的尸體很有可能被兇手碎尸,少量多次拋棄在廚余垃圾里,誤打誤撞被于大壯回收回來。也有可能混在白云食品公司的邊角料里,被于大壯回收摻雜在自己小作坊生產的速凍雞塊里。
現在溯源問題就成了重中之重。
……
整個橡木桶被抬進了一間獨立腐敗尸體解剖室,長期處在密閉環境下的高度腐敗尸體散發出的氣味有毒,曾嵐打開氣體凈化消毒裝置,與任秋石兩人準備開始尸檢工作。
任秋石從橡木桶里撈出骨盆,根據恥骨聯合面的觀察,以及結合脛骨粗細的判斷,尸體為男性。
兩人拿起大號的長柄網勺,對橡木桶內的尸塊骨骼仔細打撈過濾,將人體組織擺放在解剖臺上。
人體組織全部高度腐敗成了爛肉,已經無法分辨這些人體組織在腐敗之前屬于人體的哪一部分。
任秋石只能放棄了全面打撈人體組織改成重點打撈人體骨骼組織。
全面打撈之后,人體骨骼一塊不少地被打撈出來,在解剖臺上被拼成了一具完整的人體骨架。
“死者為男性,身高一米六五,年齡在三十五歲左右,死亡時間在十個月至十一個月之間,當務之急是盡快確定死者身份,去調查相關時間段有沒有符合死者形象的失蹤報案。稍后通知技偵科,為死者做顱骨樣貌復原,輔助調查死者身份。”任秋石認真吩咐道。
接下來,他要根據死者的骨骼,盡可能地尋找到死者的死亡原因。
想要對人造成致命傷害,擊打頭部和前胸內臟處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輕則讓對方失去反抗能力以及昏迷,重則一擊致命。
任秋石照例還是首先查看死者的顱骨。
骨骼雖然軟化嚴重,但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還是保持著原貌。
果不其然,任秋石在顱骨的頭頂部位發現了一處骨折痕跡。
骨折線走向是豎直的,在顱骨的中線位置,能造成如此骨折走向的,兇手一定是站在死者身后,手持鈍器,重重向下擊打。
任秋石輕輕擦拭了一下骨折處的附在顱骨表面的青黑色淤泥狀黏稠物,可以清晰地看見,骨折痕跡像是一個凹槽一般,中間深兩側淺。
從寬度來看,似乎像是一個瓶子的痕跡。
這種骨折痕跡和周梔的骨折痕跡非常相近。
難道……紅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