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明夫妻倆的講述,把鄰居王達的生活狀態和脾氣秉性完全描繪了出來,聽完他們的描述,王警官的心中突然有了一個可怕的想法。
也許王達并沒有暴力傾向,他只是有虐童傾向。
當這個想法在王警官腦海里出現的時候,他緊接著又生出了另一個可怕的想法。
王達買了一個孩子,專門用來虐待,滿足自己變態的心理欲望……
“王隊,收隊了。”
一個刑警站在劉克明的黑漆院門前,朝王警官打了一個招呼。
王警官想了想,朝刑警點點頭,轉身離開了劉克明家。
在王達的死亡現場,刑警隊和法醫發現了大量的線索,兇手用極其血腥的方式殺了王達,卻沒有清理現場和抹除自己的痕跡。
看來兇手只想報仇,并不在乎自己會不會被警方抓住,這種想法倒是有些符合殺死“月姐”和假“平哥”的兇手的思維。
警方辦案永遠講究證據,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是不能依靠案件的相似度來進行并案調查的,因為經常會有模仿作案的情況。
一夜沒睡,王警官作案在辦公室里準備打個盹,可只要一閉上眼睛,他仿佛就能看見那個被分尸的女孩。
誰也想象不到,在鄰居眼里是一個從不生氣發火,為人老實,為人處世十分和善的王達,心中竟然住著一個惡魔。
如果真的是他虐童殺童分尸,現在的結局也算是他應得的報應。
整個寧州市公安局,所有的部門都在工作,痕檢科、檢驗科、技術科、法醫科等等,大家都在各司其職,對本起案件發現的線索已經勘查匯總。
一名刑警走進辦公室,王警官正趴在桌子上打盹兒。
“王隊,王隊。”刑警走到王警官身邊,輕輕叫了一聲。
王警官聽見呼喚,猛地一個激靈坐起身,怔怔地看著眼前的刑警,有些激動地問道:“是不是案子有線索了?”
說完,他看了看手表,自己剛剛睡了兩個小時。
“王隊,已經有線索了,我們在案發現場的廚房地面上一共發現了兩個人的血跡,經過檢驗,兩個人分別是王達和那個被分尸的女孩。法醫的尸檢結果顯示,王達的死亡時間是在今天凌晨一點半左右,女孩的死亡時間是在昨天的傍晚九點鐘左右。”刑警說道。
王警官用力搓了搓臉,隨手從口袋里拿出一盒煙,取出一根給自己點上。
兩個小時的睡眠讓他的大腦一片空白,已經有些麻木,不能正常思考了。
王警官嘴里反復念叨著刑警剛剛匯報的線索,加深自己的印象,企圖從中能想到一些什么。
他隱約感到事情有些不對,但一時間又想不出來哪里不對。
王達死在今天凌晨一點鐘,女孩死在昨天傍晚九點鐘,王達的鄰居劉克明說昨晚后半夜聽到了電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