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得沒錯,而且黎夢還通過索降進入過垃圾滑槽內部進行調查。
聽黎夢說完,我立刻補充道:“確實是這樣,如果馮語涵的尸體被垃圾滑槽直接送到了宿舍樓外的垃圾箱,經過垃圾覆蓋,隨后被垃圾分揀車帶走并送進了垃圾處理廠,這非常合理。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是誰在宿舍殺人?馮語涵雖然與大環境格格不入,但也沒有結仇,兇手殺人的動機是什么?而且走廊里的垃圾滑槽距離馮語涵的510寢室比較遠,兇手拋尸的過程中一定會被人發現。”
我話音剛落,黎夢立刻接上,繼續說道:“拋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尸體不被人發現,或者盡可能地晚一些被人發現。如此光明正大的拋尸,兇手立刻就會被抓住。而且尸體被拋棄到宿舍樓外的垃圾箱,被人發現的概率也非常之大,警方同樣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兇手,這不符合兇手的犯罪心理。”
“那就很奇怪了,馮語涵是怎么出現在垃圾箱里的呢?”江聽白皺起眉頭,很是不解。
“死亡無非是自殺、他殺和意外死亡。從死者的致命傷來看,基本可以排除自殺,意外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兇手的殺人方式也非常獨特,馮語涵沒有任何外傷,是被鈍器重擊導致的脾臟破裂死亡。”薛杭喃喃了一句。
“馮語涵是一個學霸乖乖女,夜里十一點她雖然不會離開學校,但不代表她不會離開宿舍樓,也許是她在離開宿舍樓之后遇害的呢?!反正她們的宿舍樓晚上也不關門。”黎夢忽然抬起頭,有些激動地說道。
案情分析會議就是這樣,大家的思想碰撞之后,可以得出很多問題,也會找到很多線索。這叫頭腦風暴,在很多公司的會議上也會這么做,特別是在公司的方案策劃過程中。
“也就是說,馮語涵是在晚上十一點以后離開了宿舍樓,然后遇害的?不過這個學校的門衛并不嚴,校外人員也可以進入學校。那么問題來了,兇手是誰?殺人動機又是什么?!”我認真地問他們。
我不相信,這又是一起在學校里發生的無差別隨機殺人事件。
“馮語涵為什么會在十一點以后突然離開宿舍樓呢?難道是被人叫出去的嗎?”林子凡忽然問道。
我在馮語涵的通話記錄上沒有發現這個時間的電話,但是她與人約好了也不太符合實際,誰會把約定時間放在夜里十一點鐘。
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案件。
現在不管怎么說,我們還是要把案情調查的重點放在這所學校里,因為馮語涵有極大的可能就是在學校里遇害,但是怎么遇害的,又是怎么被拋尸在垃圾箱里的,就需要我們警方去調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