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寬的調查有結果了嗎?查出來是誰把他約到案發現場的嗎?”我定了定神,問道。
這件事是由林子凡負責調查的,我們都把目光投向了林子凡。
林子凡有些尷尬,他欲言又止,最后弱弱地說了一句:“暫時還沒有查到什么有價值的線索,我們調取了死者許寬的通話記錄,沒有什么線索。我們又調查了他的社交軟件,調查還在繼續,展示還沒有什么線索。”
“要加快進度,現在許寬被殺一案,線索直指手機買家,他隨身背包里的那個手機就是最關鍵的物證。”我說著說著,忽然想到了一個關鍵:“對了,查到許寬的銀行卡賬戶了嗎?既然有生意往來,就一定會有金錢往來。”
林子凡依然搖搖頭,說道:“已經查了,沒有任何的金錢往來。畢竟這種購物方式,還是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我還是覺得應該從那個同學聚會開始調查,至少第一起案件的死者杜覃,就是從同學會離開之后回家身亡的。”黎夢沉思了一會,忽然說道。
“我同意黎夢的想法,這個同學會很有可能就是這兩起案件的關鍵之處。多么明顯的仇殺,這個仇恨很有可能就是同學之間的內部仇恨。”薛杭認真地說道。
我聽完他們的發言,覺得很有道理,可是我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同學之間會有多大的仇恨呢?
“下一階段的案件調查方向,著重調查同學之間有什么矛盾,他們是初中同學,這個矛盾很有可能就是在初中的學校里發生的。如果兩起案件達到并案條件并案調查的話,那么杜覃和許寬一定處于同一個矛盾之下。”我制定了重案組下一步的調查方案,大家各司其職,兵分幾路,同時進行調查。
這次參加同學聚會的一共有二十八人,調查量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又叫上了王警官,讓他帶著刑警隊配合我們進行調查。
而我,作為偉大的重案組代理組長,破案的神,注定要不走尋常路。
這次我沒有帶著黎夢調查,畢竟現在人手不夠。
這個二十八個人都是在本市生活,曾就讀于寧州市第一實驗中學,只是大家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的工作都在外地,這次同學聚會,能聚齊二十八個人已經的奇跡了。
我直接去了寧州市第一實驗中學,準備去拜訪一下同學們的班主任。班主任就是學生在學校里的家長,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但是我相信老師對自己曾經交過的每一名學生都印象深刻。
老師面對班級里幾十名學生,首先記住的一定是兩種學生,一種是老實聽話學習好的,一種就是班級里淘氣的刺頭。
所以我就在想,一群初中的小孩,所謂的仇恨一定就是打架斗毆,再就是感情上處對象之類的。初中學生的年齡正是青春期,叛逆期,容易引發矛盾。
但是這個矛盾竟然造成了十年之后的報復殺人。
老師一定會知道一些內幕,今天是周末,學校放假,我幾經打聽才得知了他們班主任的信息和家庭住址。
現在我要去拜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