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案,追兇。
兇手到底是誰,他在哪?
寧州市這邊,重案組和刑警隊還在繼續對本案進行調查,大家重整旗鼓,放棄了短期內偵破此案的想法。
這次,我們必須要承認,重案組確確實實遇到了一個難題,遇到了極其難對付的兇手。
重案組不是神,不是所有的案子都能在四十八小時或者七十二小時之內偵破。遇到想不通的事情,也會頭疼;遇到需要大量調查的人員,也需要挨家挨戶的走訪;遇到案子,也需要沒日沒夜的加班才能偵破。
一切都因為,警察也是人。
重案組全體成員,特別是我,已經重新調整好了心情,把之前掌握的所有的一些線索和調查結果全部推翻。
讓時間退回到杜覃剛剛遇害的那一刻開始,重新思考,重新調查。
杜覃,本案的第一號死者。參加同學聚會之后返回家中,被兇手入室殺害,殺人方法是用法棍面包捅進了喉嚨,引發嘔吐導致嘔吐物進入氣管窒息死亡。
疑點:兇手也是參加同學聚會的成員之一,兇手送醉酒的杜覃回家,將其殺死之后仔細清理了案發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指紋和足跡。可是通過調查監控錄像,杜覃是自己回家的,沒有人送他。
許寬,本案的第二號死者。在杜覃死亡之后的第三天,被高空墜落的天臺圍墻墻體砸死。
疑點:在天臺發現了兇手都有一個戴著鞋套的腳印,腳印非常模糊,是四十二碼的,根據足跡檢驗,證明兇手為男性。而且兇手破壞墻體的方法是使用強腐蝕性的硫酸鹽腐蝕損壞天臺圍墻,從而完成殺人。許寬的隨身背包里有一個嶄新的沒開封的手機,由此警方推測他是來給買家送手機的,但是警方并沒有在許寬的社交軟件和手機卡通訊錄中發現任何可以的聯絡電話,也沒有發現任何的金錢往來記錄。
胡元玲,本案的第三號死者,在杜覃死亡之后的第六天,死于血壓下降導致的心臟驟停。
疑點:經過警方調查,發現她隨身背包里的多元維素膠囊被人為替換成了降壓藥,這才導致胡元玲死于長期過量服用降壓藥。可是警方并沒有在胡元玲的死亡現場發現任何兇手的指紋和足跡,這說明這個降壓藥很有可能是在她參加同學聚會時被換掉的。
劉慧琴,本案的第四號死者,在杜覃死亡之后的第七天,死于嚴重花粉過敏導致的肺部感染。
疑點:兇手知道劉慧琴有嚴重的花粉過敏,所以可以斷定兇手非常了解劉慧琴,極大可能是劉慧琴的學生。劉慧琴知道杜覃和許寬被殺了,但兇手卻是她最不會懷疑的一個人,但是兇手戴著手套和鞋套來給劉慧琴送禮品,而且兇手沒有進屋,這不符合學生來看望老師的常理。
姚旬安,本案的第五號死者,在杜覃死亡之后的第九天,死于車禍。
疑點:案發地點不在寧州市,而警方鎖定的嫌疑人,都在寧州市,并沒有作案時間。懷疑是兇手買兇殺人或者團伙作案,不排除兇手并不在警方鎖定的嫌疑人名單上的可能。
今天是杜覃死亡之后的第九天,也是重案組接手開始調查的第七天。
一周的時間了,兇手一直在殺人,而兇手至今沒有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