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立馬心悅誠服,不再鬧事了,心底里都期盼著上官秀蘭能幫幫他們。
她可以把病癥說的這么清楚,一定有治療的方法,幾人心中暝定著。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上官秀蘭微微一笑,“既然這樣,我也不是那么狠心的人,不如就幫你們把病給看好了吧,不過這出診費嘛……”
她可不是什么良善的人,她也是需要生活的,剛剛那幾人鬧事的仇她可沒忘呢,還有她的黃花梨木的桌椅,想想就心疼。
幾人立刻將上官秀蘭圍住,臉上露出討好的表情,一個個點頭哈腰的。
“只要姑娘能治好我們的病,出點診費是應該的。”不過他們的表情可不是一般的夸張,仿佛要他們錢就像要他們的命一樣。
不理會他們的內心活動,上官秀蘭先一步走出門口:“既然答應了,那就前面帶路吧。”
一場鬧劇就此結束。
上官秀蘭有出門之前特意看了一樣剛剛說的最起勁的秀才。
眼中滿是不屑。
意思仿佛再說,看吧,有的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枉你身為讀書人,居然偏聽偏信,真是愚蠢。
不管上官秀蘭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秀才是這么理解的,滿臉羞的通紅,灰溜溜的離開了鋪子。
眾人知道了事情的經過也都紛紛沉默不語。
這就是人心,經不住煽動,又拉不下臉來道歉。
接著,上官秀蘭來到一個離鎮上不遠的小村莊,整個村子可以說是十分的破敗,連她家最艱苦的時候都不如。
上官秀蘭終于知道為什么提到診費時,那幾個大漢怪異的表情了,不是在乎錢,而是真的窮啊。
村中很少有外來的人,有也是行色匆匆的路人。
大漢把上官秀蘭帶到了家中,床上是一個瘦骨嶙峋的老婦人,花白的頭發,干癟的身體因為咳嗽而不斷的抖動著,仿佛下一刻就要仙去了一樣。
大漢“噗通”一聲,跪在床邊,聲音中充斥著悔恨:“娘!柱子回來了!”
床上的老婦原本渾濁的眼睛突然間亮了一下,隨即朝著另一個方向伸出了手臂。
上官秀蘭心中一驚,她看不見!
大漢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上前握住老婦人的手,“娘!您的眼睛怎么了!”
老婦抹了抹眼角的淚水,顫聲道:“娘的身體不礙事,你回來了就好。”
看著相擁流淚的母子二人,上官秀蘭難免動容,不禁想到了自己父母,他們是不是也因為自己的消失而痛哭流涕呢。
兒行千里母擔憂,無論孩子多么混賬,壞事做盡,但在母親心中,他永遠都是那個襁褓之中嗷嗷待哺的小嬰兒,需要母親的保護。
兩人哭夠了,大漢這才想起了上官秀蘭的存在,在老婦人的耳邊低聲道:“娘!我給您請大夫了,您伸出手讓大夫看看您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