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秀蘭十分的無奈,明明她才是受害者好嘛,怎么弄到最后倒成了她的不是,心中有了比較,熊孩子果然不好惹,還是她家的豆丁乖巧懂事。
上官秀蘭掏出一枚銅板,來到那個手握風車的孩子面前,問他為什么那么怕自己。
那小孩兒也是個機靈鬼,看到她手里拿著一枚銅錢,立刻停止了哭聲,將她手上的銅錢搶走才回答她。
原來是張翠翠在背后搗鬼,逢人就哭訴自己婆婆是因為上官秀蘭見死不救才死的,還說上官秀蘭在京城飛黃騰達了,就忘記他們這些窮村民了,樹行求了她一天她硬是鐵石心腸不答應。
說她就是個喪門星,誰遇到誰倒霉,否則怎么到了現在也沒個夫家。
現在,村里所有人都認為是因為上官秀蘭云大娘才死的,都說上官秀蘭惡毒克夫。
覺得她是個倒霉的存在,不僅如此還告誡自家的孩子也離她遠一些,否則沾染了噩運就不好了。
得知事件的本末,上官秀蘭冷笑了一聲,看來她的名聲拜張翠翠所賜,可謂是徹底臭了。
村里已沒有她的容身之處,當然也沒有她所在乎的人,所以她也沒有必要就在這里了,收拾收拾便返回了美食鋪子。
那里有有豆丁,有比圖,有牛兒,有星兒還有……他。
那里才是她的家。
御書房內,陳楚河有些頭疼的看著面前站著的兩個人。
"朕只是微服私訪,并不會有多大危險,你們沒有必要一個勁的阻攔朕吧。"陳楚河扶額。
"父皇,外面最近一直不太平,如果父皇在外面遇到什么危險,那兒臣們該如何是好,父皇乃一國之本,要是到那時候國家豈不就亂了,這也會讓他國的人對我們下手,還請父皇三思。"
陳啟離很不贊同自己父皇的決定。
微服私訪那就是身邊不會帶太多的人,如果是沒有遇到危險那還好,那要是有個萬一呢,那到時候就不堪設想了。
"皇上,太子所說有理,此事非同小可,還請皇上慎重。"赫連璟銘也是不贊同。
"只有知道百姓真正過的如何真才能更好的治理這個國家,雖說朝中大臣每日的奏折都有匯報各個地方的情況,但是事情真的是如他們匯報的那樣嗎?"
那朝中不是每個人都是清廉正直,報喜不報憂那是常態。
等到自己真正知道有問題的時候,那就是像之前洪州瘟疫的那樣,根本就瞞不住。
"那兒臣替父皇出去巡查一番也是可以的,父皇不能冒這個險。"他是太子,理應替父皇分擔。
陳楚河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在眾多孩子中,只有太子最令自己滿意,為他分憂,體民苦。
他不會懷疑太子說這句話是在敷衍自己或者是想要借此邀功,因為太子的性子他了解,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不過就算是如此,他的決定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