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做出來也不是很好吃,甚至還有的人剛入口就吐了出來。
上官秀蘭了解到這樣的情況后,便鉆在廚房里,整日研究著菜譜,想著該如何將這兩種菜搭配在一起。
為此,她已經三天都沒有出過房屋。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這三天的實踐,上官秀蘭終于研究出該怎么做這兩道菜。
把土薯瓜切塊,將糖熬化,撒上少許佐料后,再將糖汁淋上做成拔絲土薯瓜。
這樣做不僅外觀美,而且味道也甚是不錯。
上官秀蘭其實試過將這兩樣食材辣炒,因為辣比較遮味。可這邊的人普遍都不愛吃辣,即使吃的了一頓,也不可能天天吃。
便推翻了這個想法,重新研制出拔絲這一方法,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少加佐料,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這道菜剛推出,剛開始沒什么人吃。大概是嘗過自己做的后認為這道菜不會太好吃。
后來有人嘗過后,發現與自己吃過的味道完全不一樣,便開始推廣這道菜,進而越來越多的人點這道菜。
上官秀蘭見這道菜口碑不錯,為了讓其他人也吃到便公開拔絲土薯瓜的菜譜以供旁人學習,在家也能吃到。
這一大公無私的行為讓這些百姓很是敬佩,雖然將菜譜貼出去會使一些酒樓模仿,但大家都知道這道菜是上官秀蘭研制的,別的酒樓出了這道菜百姓們都會自發的抵制,不去點這道菜。
所以整個祁國只有上官秀蘭的美食鋪子有做這道菜,有的人不惜千里前來品嘗,每天往來的人絡繹不絕。
上官秀蘭的名字徹底在祁國打響,任誰提起上官秀蘭都會稱一句在世的活菩薩。名聲大到讓皇上也日日耳聞。
御書房中,皇上批閱著奏折,奏折之中有一半都是在寫上官秀蘭的豐功偉績,說應當順應民心給上官秀蘭些封賞。
皇上看著手中的奏折,之前因為糧食短缺而緊緊蹙起的眉頭也舒展開,嘴角隱隱掛著笑意。
“這個上官秀蘭啊,倒是真有幾分本事。”
一旁的小太監已跟著皇上多時,早已可以憑借皇上的一個舉動而看出皇上的喜怒哀樂,此刻他看出皇上心情很好便拍馬屁道:
“皇上,既然上官秀蘭姑娘解決了這么大的一個問題,是不是應該給些賞賜,這樣即可以讓上官秀蘭姑娘記住皇上的好,又可以收買民心。”
小太監的一席話算是說到皇上的心坎里,嘴邊的笑意終是隱藏不住露了出來,便說:
“朕正有此意,明日,朕要去她那美食鋪子,嘗嘗上官秀蘭那菜是有多好吃將整個京城的嘴都收服了。。”
第二天,上官秀蘭剛將美食鋪子的門打開,便有宮里的人來傳話,“上官姑娘,今日皇上會來鋪子里品嘗您所做的食物,請您稍作準備。”說完便走了。
這一句話將鋪子里的小二嚇得不輕,哆哆嗦嗦的,“啊,皇,皇上要來啊,我這輩子還沒見過皇上呢。”人還沒來,話都說不完整了。
上官秀蘭倒是很淡定,知道皇上來多半是因為自己近日名聲太盛,順應民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