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出軌了?”
“沒有。”女兒拍了個截圖發了過來,就是肖方剛剛說過的那句話:“我還在柜子里。”
肖方也緊隨其后,借機浪漫地解釋到:“我還在你心里,你的心就是柜子,山遙路遠,這輩子是走不出去了。”
“神經病!”冬兒說到。
隔著屏幕,也不知道冬兒此時,是開心是惱怒?
但緊接著冬兒又發來一句:“閨女,你發熱兒又犯病了。”
“發熱兒”一詞是女兒自創,全世界獨一無二。
這是對肖方的稱呼,其來源于有一次,肖方念著‘父親’的英文單詞‘father’,發間不準,就念成了“發熱兒”。
冬兒在一旁陰陽怪調,嘲笑道:“還發熱兒呢,要不吃點退燒藥?”
幾次嘲笑、諷刺之后,有時候女兒就‘發熱兒、發熱兒’地叫開了,時間一長,倒也聽的順耳。
下午下班后,肖方回到家里。停好車后,順便再看了一眼那棵石榴樹,再度,情不自禁,又是一陣陣酸楚。
母親已經做好了晚飯。
可惜肖方沒有吃晚飯的習慣,就自己去拿了一個蘋果和兩根黃瓜,清洗后,坐在桌子旁,啃了起來。
母親一邊吃飯,一邊開始,給肖方講起了自己小時候的事。
記得,有一天,我和你外公,去田地里種薯苗。
那一次,發生了一件很兇險的事,不小心,我掉到井里,差一點就出大事。
后來,你外公救起了我,不過,他奇怪地說道,是有仙人指點、提醒他,用小土塊扔到他的后腦勺上,才發現我墜井。
回到家后,他就決定,讓我開始上學,不再跟著他,做各種農活。
母親講到此事的時候,肖方悄悄地會心一笑。
天知道,是為自己的功勞而笑?還是因為,世上就有那么巧合的事?
因為幾個哥哥都熱愛學習,成績優異,所以,受到他們的影響,從內心里來說,我是非常希望
(本章未完,請翻頁)
能去上學的。
但是,受到在舊社會留下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思想的影響,加上那個時候,農村的學校條件不好、上學意識差以及家庭貧困等等原因,一直沒有機會上學。
以前的農村,有的人一輩子都沒進過學堂,如果幸運,能遇到認識幾個字的長輩,也許就會私下里教自己識一些字。
如果是普通的家庭,那就是連斗大的字也識不了幾個,就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
所以,當你外公下定決心,準備讓我上學的時候,想想自己能夠入學學習,我心里自然是非常開心、非常高興。
那年,我虛歲已經快十二了,比正常入學的孩子晚了三四年。
也許,是我上學時間太晚、年齡偏大的原因,剛進入學校,老師就任命我來擔任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