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
兩個兵丁遂吃驚一愣,待要再追時,趙汾二人卻跑的沒影了。
二人一商議,認為還是先報官為妥,便尋到駐軍,向當地縣尉報了案,遂回德興寺復命。
且說趙汾扯著小尼姑跑了一段,未見兵丁再追,便停下稍事歇息。
“師兄見了官軍為何要跑?莫非你犯了官司?”小尼姑慧如十分不解,笑問道。
只因她對趙汾尚不知根底。
見慧如如此問,趙汾竟不知如何作答,只嘆了口氣道:“師姊有所不知,說來話長!”
趙汾便將他父親如何被陷害,他如何被遣送,又如何見到智賢大師,如何學藝,如何被師太劫掠等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慧如。
最后說道:“我若與他二人相見,便要與他二人回去,當此師太受難之時,趙汾豈能置身事外,因此要逃。”
聽的慧如目瞪口呆,只因她自己也身世凄苦,便不由得替趙汾垂淚,說道:“不曾想師兄竟也如此坎坷,恕慧如先前無禮,多有冒犯。”
小尼姑慧如說著,便雙手合十向趙汾施禮賠罪。
趙汾見狀忙抱拳一揖到地,說道:“師姊何錯之有?倒是趙汾無禮在先,劃傷了師姊面皮。”
小尼姑慧如掩嘴撲哧一笑道:“倒底是讀書人,道個歉都文縐縐的!行了,慧如饒過你了!”
聽的趙汾一愣,心說誰該向誰道歉啊?隨即二人便都笑了。
二人的嫌隙便就此解開了。
一路急奔,二人將藥材及時送回赭云庵,眾人忙將藥材煎煮熬制成湯劑,喂師太服下,且不細表。
且說那縣尉。
自他得報說有在押人犯逃脫,似與本方尼姑有染,便大吃一驚,遂發兵排查本地尼姑庵,尋找人犯。
查了其它所有尼姑庵,便止剩下一個,便是赭云庵。
只因縣尉對慧能師太的為人略有耳聞,貿然前去搜查,恐她不賣面子,且自己手下的十幾個土兵又不能奈何她,便未急于發兵。
耽擱幾日,又糾集了七、八十號鄉勇蕃兵,湊了上百號人馬,方才浩浩蕩蕩開往赭云庵。
幾如烏云遮日,赭云庵大敵臨近。
其時,慧能師太服用了幾日湯藥,病勢略見好轉,已漸能下地走動,料無大礙。
這一日,慧能正與智賢大師在庵堂內敘話,趙汾和慧如在旁站立侍候。
忽有尼姑進堂來報道:“稟師太、師叔,大事不好,庵外來了一群官兵,說要搜查在逃人犯!”
聽罷稟報,四人大駭,只見智賢大師猛的從座椅上站起,似要出門。
慧能師太止是大病初愈,身體尚未復原,受此刺激,竟“哇”一聲噴出一口黑血,再次暈厥。
趙汾和慧如忙向前扶起師太,使她平躺在榻上,智賢大師即用內功幫她平復了氣血。
待師太略有回轉,便喚進兩個尼姑看護,智賢大師遂帶著趙汾和慧如出外去看。
但見小小一個尼姑庵,墻外竟黑壓壓站滿了官兵,刀槍如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