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石屋中草草歇息了一夜,天明即下了山,又走了一日,至黃昏時便到了一個河邊的村莊,名曰寶莊村。
只因天色漸晚,眾人便在一戶姓李的老漢家借宿。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安頓好后,按照趙汾的吩咐,周到帶人將一些散碎金銀取來秤分發給村里人,見人發二兩。
不敢大量分發,只恐惹來麻煩。
卻有一個叫張二牛的潑皮懶漢,二兩銀子到手,便迫不及待的于次日一早趕往順昌城里,賭錢快活去了。
眾賭徒幾日不見張二牛來賭錢,今見張二牛出手闊綽,一下便拿出一貫錢來下注,往日都是幾十文錢下注。
便有賭徒戲謔道:“張二牛,勒(你)發財啦?”
“哪里有發財命?不過今日命好,村里來了一群闊主,見人便發二兩銀子。”張二牛隨口答道。
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個賭徒聞言起疑,故作無意問道:“發錢的莫不是一隊官軍和一群人犯?”
張二牛奇道:“你如何知曉?”
“猜的!”那賭徒隨口答道。
只見那賭徒無心賭錢,只隨便下了幾注,便借口無錢離開了。
那賭徒出了賭場,便一溜煙往城外跑了,且不提。
再說那“齊天大圣”。
原來,當晚“齊天大圣”等賊冦落敗后并未走遠,又不敢與趙汾再戰,便待趙汾他們下山走遠,一伙人便趕緊進石屋查看。
卻見棺蓋被掀,棺內空空如也,金銀不翼而飛,便懷疑是趙汾等人拿去的。
侍要追趕,卻已來之不及。
只因順昌縣山多林密,眾賊尋了半日,卻不見押遣隊伍蹤跡,便只好班兵回巢,只派人四處尋訪打探。
這群賊冦老巢便是順昌城外齊家莊。
這“齊天大圣”追悔莫及,悔自己不該沾惹這伙官軍遣犯,以致既折了兄弟性命,又丟了財寶。
“齊天大圣”正自在莊中喝悶酒,卻見一嘍啰慌忙來報:“大圣爺爺,尋見了,尋見了!”
“直你娘的,尋見甚了?倒是說明白!”齊天大圣甕聲甕氣吼道。
“尋……尋見那伙官軍和遣犯了!”嘍啰怯生生道。
你道這嘍啰是何人?
此人正是賭場上那中途離去的賭徒,便是打探消息的小賊冦。
“齊天大圣”一聽大喜,“霍”一聲站起,問道:“人在何處?說來我聽!”
“在寶莊村!”嘍啰答道。
這嘍啰便將賭場上所見所聞一五一十的告知了“齊天大圣”。
“直娘的,爺爺定叫你碎尸萬段,物歸原主!”齊天大圣咬牙切齒道。
又吩咐那嘍啰道:“你速去縣里報知縣尉于大人!”
那嘍啰便應諾往縣里去了。
這“齊天大圣”便迅速集合眾賊寇,直奔寶莊村而去,細節不表。
卻說趙汾一眾人等。
在李老漢家借住了一宿,給了老漢些銀錢,次日天亮,李老漢一家便早早為眾人燒火造飯。
吃罷飯,眾人并未即刻上路,只因還要制備未來幾日路上的干糧,便在李老漢家多逗留了些時辰。
趁著眾人忙活,趙汾和軍官幾人便與李老漢在院中敘話。
當眾人問及“齊天大圣”和“通天大圣”時,見李老漢面露懼色,低頭不語。
眾人追問,半晌,李老漢方道:“那齊天大圣本姓齊,家住順昌城外齊家莊,他兄弟二人頗有些本事,手下領著百十號人馬,又與本縣縣尉于大人有些瓜葛,仗著有錢有勢,便無人敢惹他兄弟二人!”
“那于大人即是本縣縣尉,為何還要縱容他二人為非作歹?”軍官問道。
“呵呵,這叫兵匪勾結!大人豈能不知?”李老漢冷笑道。
軍官聞言略有些尷尬,便不再言語。
趙汾道:“即如此,他們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攔路搶劫,便是因為有官兵撐腰了!”
“公子所言極是,那齊家兄弟二人自稱齊天大圣和通天大圣,正是借了寶山二圣名號,妖言惑眾,專搶外人,搶來財物便與縣尉分臟,縣尉豈能管他?”李老漢道。
“如此說來,古墓中的財寶,定是那伙賊冦的臟物了,我等豈非又惹下麻煩了?”軍官道。
眾人聞言皆不言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