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叫做波奇的孩子對你的影響并不是特別大,這對你來說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不過我認為你需要自己去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本神沒有為你解答這些麻煩的問題的義務。】
艾麗西亞在哼哼了兩聲后就消失了,留下陳簽一人在辦公室內繼續著之前的回憶。
當他進入到波奇身體的那一刻他就能明顯感覺自己在身體上的變化,再加上一種來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頓,這種困頓的最明顯的征兆就是他似乎無法明確的感知到情緒的意義。
抑郁癥?自閉癥?還是什么其他的病癥?無數種心理疾病的名字在陳簽的腦海中浮現,他原先一直是一個對于心理疾病不怎么感冒的家伙,但是就剛剛的情況來看,這個叫做波奇的孩子顯然是某種心理疾病的患者,而且其中有很大的問題就是,這種對于自己認知方面的缺失究竟是不是導致了自己能夠輕松回歸的原因!陳簽如此推測著。
這并非陳簽對于隨機本身產生的不確定性的好奇,而是更加純粹的只針對于波奇的好奇,總結起來就是陳簽對于波奇這一個體的好奇。
陳簽一向是對抑郁癥之類的病癥持有否定態度的,他固執的認為抑郁癥是一種由自己的情感行為作出來的病。之所以強調個體,是因為環境在其中的因為無法起到主要作用。如果說壓抑的環境是批量生產抑郁癥的溫床的話,那么監獄是否也可以等于是抑郁癥的生產中心?實際上誰都知道這兩者是不對等的,因為大多數進了監獄的家伙可不會變成那些缺乏攻擊性的抑郁癥患者,反而是學校公司大批量的生產出了眾多真真假假的抑郁癥患者。由此可見壓抑的環境也只是其中的一點,更關鍵的還是自己所受到的來自外界環境的影響程度以及內心的情緒變化。
他對波奇得的病是什么并不關心,這也成為不了陳簽放棄第二分身的理由。實際上他對此還持好奇態度。
想象一下一個正常人如果能走進真實的病患的心里世界,那么這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才算是打破了周樹人的魔咒。
(本章未完,請翻頁)
陳簽一直自詡自己不是什么好人性的家伙,一來是他想知道關于波奇的秘密,畢竟在沒有角色卡的介紹下,他對這家伙的了解基本為零。二來他對美國的街區以及文化還是有些好奇,雖然他的出生地是在布朗克斯而不是什么曼哈頓的富人區,但這對于一個生活在天朝里的小青年還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三來則是他清楚的意識到這是他花費了一個寶貴的選擇機會才換來的獎勵!他可不能因為某些什么奇奇怪怪的原因就把波奇給舍棄了!絕不!這種情況他決不允許發生!
于是乎,接下來的一個月的時間陳簽就在白天上班,晚上研究波奇的日子中過去了。
這一個月內,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城市里又出現了許多奇奇怪怪但又十分合理的設定或者物品,以及一些流傳在老百姓口中的捕風捉影的怪奇消息。總之,作為始作俑者的陳簽知道,這是錨點正用著它的辦法開始對著這個世界進行合理的改造。
這其中,與陳簽最為相關的就是一家叫做女法師工會的政府組織,在得知江檸已經是其中的一員后的陳簽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現實。畢竟在他看來,女法師什么的總比女術士要強得多,況且這種政府組織的福利待遇怎么也比她一個大學生出來實習要強得多。
唯一令他不太高興的事,就是自從江檸加入這個組織后,他們聊天以及相會的時間都減少了很多,再加上系統爸爸最近又對他不理不睬的樣子,反倒是讓陳簽有些患得患失。
總的來說,這個月內他的收獲并不多,刨開每天都在白piao簽到能量進行吸收的【綠燈戒指】和微薄且短xiao的工資以外,陳簽收獲的最多的還是來自于波奇身上的信息。
夏德爾·波奇,孤兒,一個典型的阿斯伯格綜合癥患者,居住在號稱著全紐約治安管理最差的街區。負責的講,這是一個由百分之六十拉丁族裔與百分之三十非洲裔構成的混雜成暴力和絕望的地獄!而我們的小波奇,目前十七歲輟學,他在一家位于第三大道盡頭,也就是法律服務中心邊上的超市內當收銀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