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云山頂,法源與兩個徒弟站在柵欄前,望著遠方一片河澤。界武道:“自前夜起到現在,我們沿河上下找了多少個來回?這洪水又沖破數處堤壩,沖塌兩岸百余間民房,致上千災民流離失所。那數十具橫漂水上的尸體,我也過去一一做了查看,均非玉林,真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師父,你說他現在到底身在何處?”
法源并未回答他的問題,只是轉身對界文道:“主持那里有何安排?現在應當設立粥棚,以便賑濟災民。”
界文答回答“早上主持曾來找我,問我下午可否愿意出診。”
法源點了點頭道:“去吧。”又對界武說:“明日設立法壇,為枉死者超生。”
泗水縣衙,郝縣守正歪在官椅上聽著縣丞的匯報:“大人,前夜暴雨致泗水決堤,洪水漫溉兩岸三里之地,大水至今未退。經過統計,共兩百三十戶房屋倒塌,一千零五十六人無家可歸,發現二十三具溺亡尸體,近千頃良田被毀,可謂損失慘重,大人,依你之見,現在是否要開倉放糧,以撫百姓?”
郝縣令擺了擺手道:“去吧,你全權負責就行。”見縣丞退了出去,問向左右:“聽說法源大師有個徒孫落水不見了?”
一旁的侍衛道:“正是,聽說前晚里那個小孩在百骨灘附近落水,當夜整個龍華寺眾僧傾巢而出,卻一無所獲,至今不見那孩兒蹤影。”
郝應全點點頭道:“看來我應該過去一趟,總要勸勉一番,別讓大師因小失大,耽誤了事。”前些日子長安過來人送來密信,催要新經,而這兩日龍華寺無片紙送來,郝應全心下決定要過去看望一番。
龍云觀,守平道長在三清像下敬香,心里正在猶豫要不要放點銀錢布匹出來,以示救濟。待聽到一個小道士來報龍華寺已經開了粥棚,還派人出寺行醫治病,當即大手一揮,拍板道:龍云觀布施五百兩紋銀,以安惶惶民心。
………………
巖洞里,玉林一手握著一塊碎石,一手伸出火把靠向水面,聚精會神地觀察水下動靜。或許那水下之物被火光所吸引,又擺動了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次尾巴,蕩起了波紋。看到動靜,玉林用盡全力把手中的石頭砸向水下之物,只聽砰的一聲,濺起大片水花。待水花落去,一條手臂粗的墨魚翻起了肚皮,漂浮出水面
或是太餓,玉林連鱗帶皮甚至魚肚里的腌臜也未清除,就將魚架在火上烤了起來,等冒出魚肉香氣,便幾口囫圇了下去。肚子里有了貨,心下稍安,坐在篝火旁,添了幾根樹枝。望著那堆篝火,玉林開始思考起來:水里既能撈出一條魚,就能撈出第二條、第三條來,食物問題不大。水到處都是,就更沒有問題。大問題是火,這巖洞上下,包括泥里的木柴全部歸攏起來也不過數捆,勉強能維持個兩天,那以后怎么辦?沒有了火光,無論如何也捉不到魚的,聽聲辨位?苦笑一聲。若沒了火光,只能做一個睜眼瞎,即便捕到一條魚也是瞎貓撞見死耗子,湊巧偶然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