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了法事,眾人再度行路。繼續沿著泗水河堤走了有大半個時辰,見天已日中,界武道:“師父,要不要先停下來休息片刻,我和玉林去化一點吃食?”
法源看了看幾個小娃子,已然無精打采,顯是早已饑腸轆轆,便點了點頭,道:“去吧。”
得到了法源的許可,界武放下挑棒,從背后的包裹里掏出兩個缽盂,叫上玉林,便往離河岸不遠的村落走去。
玉林先前在寺里雖與和尚們同吃同住,但卻從未出過廟門去化齋,這次跟隨師父出來討飯,玉林頗感新奇,倒也想見識一番武師父如何化緣,很快兩人便從西面走進了村子。
這個村落不大,大約二三十戶人家。走到了第一戶門前,兩人便停了下來。玉林看向界武,正等著界武敲門行乞,見師父轉頭看向了自己,卻叫他笑瞇瞇的道:“要不你先來?”
玉林接過界武手中缽盂,敲門喊道:“有人嗎?”
過了一會,兩扇破門吱扭一聲打開,從里面露出一個老太婆出來。只見老太婆蓬頭垢面,衣裳單薄,布履破爛。
玉林道:“老人家,我們是龍華寺的行僧,今日到貴寶地求一些吃食,不知老人家能否賜食?”
那老太婆恐怕是眼花耳聾,沉寂片刻方才口齒不清地道:“小師傅,老身這里……從昨晌餓到現在,早已無米下鍋,家中貧寒,只剩幾片榆樹葉子,小師傅若不嫌棄,我就去取來。”
玉林趕緊道:“老人家,不必如此”又摸了摸口袋,看向了界武,面露乞詢,見界武點了點頭,又轉頭對著老太婆道:“老人家,我這里有一塊銀子,您拿回去買點米面吧。”說著從懷里摸出一塊銀子,捧了上去。
那老太婆又頓了頓,見到玉林手中的銀子,趕緊躬身合十,謝道:“多謝小師傅,小師傅菩薩心腸,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待老太婆掩上了門,玉林對界武苦了苦臉,界武卻別有深意地笑道:“怎么樣,下家還是你來?”
接下來連續兩戶人家,不是家中人口多地產少,嚼用不足,就是家人多病花費頗多,家中余糧所剩無幾,總之一粒米也沒討到。
(本章未完,請翻頁)
玉林不禁垂頭喪氣起來,思索了一會,抬起問道:“武師父,是不是我討的這幾家,家家貧困才沒有余食?”
界武又笑了笑,指向了最東面一朱門大戶人家,說道:“要不你去那家試試?”于是兩人徑直走向最東面那家。
到了門前,玉林走上臺階,扣起了門鼻。鐺,鐺,鐺,不一會里面就傳來開門聲。只見一個中年男子,正剔著牙,伸頭問道:“你們干什么的?”
玉林躬身答道:“我們是龍華寺的和尚,今日路過此處,想討碗水喝?”
那人滿臉的不耐煩:“去去去,沒那閑工夫。”又指了指南方:“泗水河里水管飽,還不要錢。”咣地一聲,又從里面關上了門。
見玉林欲哭無淚毫無辦法,界武又笑咪咪地道:“小子,你可瞧好了。”說著就走向了門前,伸出兩指夾起門鼻,咣咣咣,毫不客氣的又敲了起來。
不一會,那中年人開了一條門縫,見外面還是剛才那兩個一大一小討飯的,罵道:“滾滾滾,再不走,我可要放狗了。”說完又要關門,而界武卻一腳抵住大門,合十道:“佛祖在天邊,功德在眼前。施主不愿廣種福田,以求福報?”
那中年人透著門縫,瞅了瞅界武,眨了眨眼,笑道:“你這和尚,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