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和薔薇迎上前去查看,只見人群中不見青壯,相互扶持的皆是老幼婦孺,各個焦頭爛額,盡顯悲傷,而身上衣裳破敗,不如乞丐。還有婦女懷抱小兒,那孩童大約是許久未食,哭聲嘶啞,有氣無力。這凄慘景象真是見者流淚,聞者傷心。
待走到一個老翁面前,玉林問道:“老人家,你們從何而來,為何如此悲慘?”
那老翁頭上裹著一塊破布,額頭上血跡成塊,見有一男一女兩個少年攔路問話,便顫悠悠回道:“老朽乃潤州府人士,昨日江北揚州都督xu(徐)敬業(此人姓名乃縱橫敏感詞)率兵過江,兵圍潤州府城,而老朽一家俱在城外,那揚州兵便在周邊征集糧草,刀槍架脖之下只得將家中存糧盡數交出。可剛交了糧不久,又來了一波人,更是將我三個兒子全部抓走以充當壯丁,面對一波又一波的亂兵,只好逃難,否則這全家上下恐怕難以茍活。”大概是擔心三兒性命,這老翁淚流滿面。
當然其中還有一些事這老翁并未提及。原來老翁本是一鄉紳,家中本有一些積蓄,可是這次舉家逃難,每過一層關卡,藏在身上的一些細軟要么主動交出部分用來打通關節,要么就是被動地讓人搜出來。到最后就連小兒媳婦懷內揣的剩下一點金銀也被亂兵刮了出來,更甚者有官兵乘機伸手侮辱輕薄,兒媳婦也只能得笑臉相迎,苦口求饒,要不是懷中還有小兒,說不定就被抓走受辱。這些腌臜事,如何能向外人道出?
玉林這下聽得一頭霧水,徐大都督舉旗反武怎么反到南邊來了,武太后不是在北邊嗎?反武便反武,為何又欺凌起百姓?老百姓招誰惹誰了?
而司馬薔薇卻聽明白個大概,先前曾揚州曾派人過來示好爹爹,要請他過去當什么官,不過卻被爹爹婉拒,事后爹爹曾說過那揚州都督別有野心。
“走,我們快回去!”司馬薔薇拉起玉林便奔向山上。
…………………………
“爹爹,我們在山下碰見了一群難民,潤州府那邊出事了……”剛見到父親,薔薇邊將山下之事稟報給白云子,臨了又問了一句:“那群人太可憐,其中還有孩童,咱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們能不能救濟一下?”
“嗯,你先去茅山傳我口令,要他們備些吃食和過冬被服送過來。”白云子吩咐起女兒。昨晚的兆頭讓自己惴惴不安,如今果然應驗,這潤州城要遭兵禍!又轉頭對玉林問道:“要不要一同過去救助災民?”
那群百姓確實可憐,自己看在眼里于心不忍,玉林便點頭道:“仙長吩咐,敢不遵從?待我先去和師父說一下。”
之后玉林又找到界文界武,向他們匯報了情況后,便跟著白云子再次下山。
兩人出了山,走了不遠便迎上了剛剛那群難民,待白云子表明來意,那群人欣然下拜。家破人散,又能往哪里躲避兵燹?茅山白云子盛名在外,如今承蒙他的救濟,家人得一庇護之所,待形勢安定后,回家也近些。那老翁率著闔家老少口中稱謝,叩頭不止。
白云子便領著這群難民上山,然后帶著玉林在籬障外尋一開闊平地,為難民搭建茅棚。期間玉林提出疑問:“前者日子我追隨臨海先生駱冰王,在揚州曾見過徐都督,那時他意欲反抗武后,可武后身在洛都,徐都督卻為何攻打江南?駱先生亦有大才,有他輔佐,我卻想不明白徐都督為何這般做。這不是南轅北轍嘛!?”
面對玉林的疑問,白云子冷笑回道:“駱賓王乃百無一用之書生,xu敬業是貪蛇吞象之莽夫!只是可憐這兩岸無數百姓,竟為獨(夫)私欲所連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