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是你帶我來的……”我試探性的解釋說。
“你,你,哼!”說完轉過身去。
“小雨,別生氣了”我趕忙賴皮似的說道。
“生氣?小狗才生你的氣。”小雨道。
“那……你不就是小狗了?”我欠欠的說道。
小雨一看說來說去居然說的是自己,氣不過,抬腳就要踢我,幸虧我躲的及時,屁股方才得以幸免。旁邊吟詩那位仁兄見此情景笑道:“仁兄夫妻恩愛如此,真是羨煞旁人了。”
小雨聽此一句,竟然比我說一萬句還要好用,也不去辯白,只是忙定住腳站立好,扮起莊淑的樣子,倒是真的好像是入對出雙的人一般。剛才的煩悶全然煙消霧散,蕩然無存了。倒叫我感覺恍如隔世似的。
對于這個仁兄,我倒是覺得還不錯,至少,他的出現讓我的尷尬逝去,距離拉近,心情復來。而且剛才他誤會我和小雨時,小雨并沒有辯解什么,我當然也不會說什么,覺得這樣自然而然就很好。和他閑聊幾句,竟然還很投機,便約了一同逛逛。他原叫朱秀,字林杰,如我所料,的確是個讀書人,此次為的是考取功名,遠路而走,路過到季城,準備去幽州府考個秀才。若能得中,來年再繼續去定州的道司府參加秋圍,進考舉人,可算一路上考。
對于逢上鬧會佳節,尤其還是夜景上,燈火是最為美麗壯觀的了,也是最為有看頭的了。對于舟橋景色,夜晚來看的人多半亦是為了看燈的。燈火輝煌,把各式各樣的景物裝扮的格外紛呈。我和小雨的二人組合由于朱秀的加入變成了三個人,也變得更加熱鬧,作為一個讀書人,朱秀卻沒有一點架子,說說笑笑,甚為暢快。
“林杰兄,你還要在季城停留多久,”我問道。
“也沒幾天了,府學考試在即,也就該去了。”朱秀道。
“那祝林杰兄能夠考中。”我說到。
“承適平兄吉言了。”朱秀釋然似的道:“天下一京十四道司,五十二州府,人才濟濟,天外有天,我是自認為不才的,只不過家慈望子心切,希望我能掙個功名,這才出來求學”。
“嗯,原來如此。此去幽州府,林杰兄是要在府學學上多久?”我問。
“若能考上生員,可以在府學,也可以歸家,不過我是在府學的,若是明年秋圍得中,那就是一年,若是不中,就是兩年。這段時間適平兄都可以去州府府學找我,必當把酒言歡。”朱秀道。
“那就先多謝了。”我回禮道。
“我聽適平兄的談吐,應該也是讀書人?”朱秀問道。
小雨聽到這句,噌的一下豎起耳朵聽,雖然不是很明顯,卻也讓我很不好意思,便答道:“我自幼在村子里,小時候讀過幾本書,不成器,”。
“適平兄過謙了。”朱秀道。
“沒有,確實是這樣。”小雨道。
“呃……哈哈哈。”朱秀大笑著側過身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