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這大明朝廷還有何用?還不如被掛在那顆歪脖子樹上,讓我隨這腐朽的大明朝而去。”
前面說到,崇禎一直以來以圣君自居,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然而回首往事,當李銘把那些大臣們用無數的華麗辭藻編織的美夢,把那些皇明大國的謊言一一撕碎,把這個帝國最丑惡的膿瘡,最不堪的傷疤翻出來的時候崇禎第一次情緒徹底崩潰了,癱軟在地,垂泣到不能自己。
在他看來,在王朝轟然傾塌的時候,他可以抱著“朕非亡國之君,然臣皆亡國之臣”的謊言,抱著自己依然是一代圣君的美夢,為這個到最后依然驕傲的偉大帝國一起殉葬,然而現代一行,李銘戳破了這個幻想,十六年的堅持崩塌了,崇禎的天也塌了。
“朕有罪,朕是罪人,朕有罪,朕是罪人。。。”
崇禎仿佛入魔了一般,反復呢喃著這兩句話,李銘在一旁看在眼里也起不了調侃的心思。
“陛下,陛下!還請振作起來!若您就這么放棄了,那大明就是真的完了!”
良久之后,崇禎絲毫未見停下的意思,李銘忍不住厲聲呼喚了一聲。
“如此朝廷,如此大明,如此昏君,留他又有何用,哈哈哈。”
眼見這位陛下受不了打擊,快往魔怔的方向走遠了,李銘不由得又有些心急,隱隱有些后悔把這些話說的太露骨了。
“陛下就算不為大明朝,也要為即將頭懸于建虜刀下的黎明百姓想想吧!”
李銘急到。
“銘哥兒你說的沒錯,拋開個人恩怨不談,若是李闖替明,他說的等貴賤,均田免糧,五年不征,對黎民百姓來說確實比對他們抽骨扒皮的朝廷來的強,更何況,他這一路殺過來,路上不知道劫掠了多少官紳,倒是一直把我想干的事兒給干了,到也算替我出了口惡氣!”
從前的崇禎,一直覺得大明朝很窮,窮得每年不到千萬兩的遼餉都要盤剝那些苦哈哈的百姓,窮到各鎮軍餉都是一拖再拖,崇禎之前在國庫困頓之際,也曾放下面子跟朝中大臣募款,看到大臣一個個苦巴巴的把家具都拖到大街上買了這個幾十,那個一百兩的湊了幾千兩銀子時,崇禎還覺得心懷愧疚。但是當他看到李自成攻下北京后,竟然從文武百官的手里拷掠出白銀數千萬兩,黃金千萬兩時,崇禎的心態就開始變得微妙了起來,愧疚?崇禎想罵臟話!現在的崇禎只想著回去之后在李自成之前把這事兒先干一遍!
“銘哥兒你說,若是這天下給李闖來做是不是會更好?”
崇禎被打擊到有點想躺平了。。。
“陛下千萬別這樣想,您不行,闖王也不行,山海關一片石之戰李闖一潰千里就是鐵證,李自成所謂的不納糧,乃是因為他本質上還是流匪,是制度的破壞者,現在他可以劫掠官紳富戶,可若是官紳富戶吃完了呢,他們又靠什么來維系國家的運轉,現在看起來的勢不可擋,無非是大明朝廷積弊太多,烈火烹油罷了。”
“可是朕。。。”
“沒什么可是,過去您不行,那不是過去了嘛,只要您能知進退,辨忠奸,您可是看到了華夏未來的方向,在那個時代,能力挽狂瀾的只有您了,李自成不行,張獻忠不行,后邊南明的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鍵、紹武帝朱聿鐭、永歷帝朱由榔,通過歷史證明,他們都不行,還請陛下振作起來,不為大明,只為華夏江山,為我漢人萬萬黎民百姓!”
“朕知道了!那銘哥兒且說我該如何做。”
崇禎鄭重到。
“陛下,接下來我所說的,不會顧及朝廷甚至您的面子,不會顧及仁義道德,更不會顧及大明朝的祖訓,甚至有些離經叛道,也許對您來說壓力和阻力很大,沒有人能夠理解您,但是這是在我看來唯一能力挽狂瀾,改天換日的方法,還望陛下有所心理準備!”
李銘誠懇的說道。
“朕明白了!銘哥兒請說。”
崇禎思忖片刻,同樣鄭重的說到。
“陛下請看地圖,按照接下來的走勢圖,李闖攻下山西太原,汾州,陽城等地,再加上之前丟失的河南洛陽,開封,京城和順天府已經成為一片死地,四面皆敵,外援不通,所以京城必須要放棄!甚至可以主動送給李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