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分三六九等,命數已定,天命如此,朕心有余而力不足,亦是無能為力。”
崇禎的語氣開始變得奇怪起來,應答也有些敷衍,顯然不愿意面對最核心的問題,說的話甚至有些混賬起來。
“是這樣嗎?我可是記得當初大明朝的太祖皇帝,當過和尚,做過乞丐,是誰把他扶上皇帝的寶座?難道你朱家做了幾百年皇帝之后,就忘了嗎?天命如此?當那些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揭竿而起,讓你,讓朱明皇室,讓朝堂上的兗兗諸公,死無葬身之地!你剿滅了高迎祥,馬上就站起來個闖王,張獻忠,你擊敗他們數次,最徹底的一次是逼的李自成帶著數騎逃之夭夭,可是不出一年,他又能帶著數十萬大軍卷土重來,你能剿他們多少次?”
崇禎沉默了。。。
“你總說他們是亂臣賊子,但是他們的背后,是滔天的民怨,是能輕易將所謂的皇權,高高在上的帝位粉身碎骨的力量,當年,明太祖就是靠的這股力量,推翻蒙元,橫掃天下!”
眼看著陷入困惑的崇禎,李銘有些怒其不爭,說到底,崇禎畢竟是封建皇室熏陶出來的皇帝,即使眼前這位比起一些殘忍暴虐的徹頭徹尾的昏君來說,不算驕奢淫逸,甚至可說是宵衣旰食,勤政愛民,但是依然很難讓他理解現代人的一些想法,百姓對他來說,更像是自家地里的莊稼,是實現自己抱負的道具和舞臺。
“老朱啊,你覺得當年太祖皇帝以微末之身自濠州起義之時,他的初心是什么樣的呢?您再看看大明天下的藩王宗室勛貴,一個個的像個肥豬一樣養在王府封地上,福王已經被李自成殺了吃肉了,其他的更是國家的囊蟲廢物,敢問陛下,如今的朝廷,一年供養這些宗室需靡費多少,這些宗室的封地,又能養活多少百姓?”
李銘面帶諷刺的問到。
“可這些宗室身負皇家血脈,若是委以重任,不免有靖難之役重演的風險,總不能讓這些龍子龍孫像普通百姓一樣去操持賤役吧?”
崇禎反駁到。
“龍子龍孫?皇室血脈?這種話,陛下也只能糊弄一下您那些什么都不懂的百姓吧?難道當初太祖皇帝就是天生的天潢貴胄,血脈貴不可言?歷朝的皇室血脈,哪個到如今不是幾十上百萬?到如今不也是普通百姓?百姓能干的事皇室怎么就不能干了?非得要滿世界的養著一些囊蟲廢物才能以此來證明皇室血脈的高貴?”
眼見崇禎啞口無言,李銘補上了最后的殺招。
“我的陛下啊,如今的華夏,已經上百年沒有皇帝了~”
李銘幽幽的說到。
“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當今的華夏,沒有皇帝,只有領袖,每一位領袖,都是華夏人民的選擇!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而非儒家,官員和某個家族的利益。如今的政府,核心宗旨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人民服務!當然了,集權肯定是要集權的啦,不過這種集權乃是為了把十數億華夏人民擰成一股繩,集中力量干大事!試問陛下,這樣的力量,天下誰人可擋?”
“如此荒唐!豈不是亂了綱常?”
崇禎駁斥到。
“什么綱常?你家祖上一個個的就符合綱常了?您的皇兄,天啟皇帝,后世又稱木匠皇帝,還有神宗皇帝朱翊鈞,三十年不上朝,正德皇帝朱厚照,宣德皇帝朱瞻基,又稱蛐蛐皇帝,你再看看我家老大,什么叫一國領袖,不比您老祖上那一堆奇葩強多了?”
李銘本來沒這么善辯,奈何不管是崇禎自身,還是他祖上那一堆奇葩,太多的痛點和短處可供李銘拿捏了,愣是把崇禎氣的直翻白眼兒,卻又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