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哥兒請講。”
“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它放入大海!陛下,皇位,既是權勢,也是責任,您不僅是朱氏的族長,更是華夏的領袖,泱泱萬民,不論他姓李姓張,或是別的什么,都是您的子民,您既然自詡君父,那您就您不光要為皇室考慮,更是要為天下萬民的未來考慮!”
崇禎心動了!當然也只是心動,封建社會成長了三十余年的崇禎,不可能僅僅被忽悠兩天就能被徹底的改變觀念,雖然這兩天的所見所聞,已經給了他太大的沖擊。
不過這并不妨礙他想要繼續去了解。
“銘哥兒的意思是,待平定天下之后,可行禪讓?可若是禪讓,一樣不能保證繼位之人沒有私心,上古圣王時期的禹就是前車之鑒啊。”
崇禎沉思片刻,還是覺得不是很靠譜的樣子。
“誰說是禪讓啊?已經被淘汰的制度,必然存在著缺陷,老朱你也別只會向后看,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您得面向未來,向前看啊。”
“銘哥兒的意思是?”
“老朱啊,鐮錘主義,了解一下?”
李銘認真到。
“???”
“不著急,這段時間給您找些近代史,不光是中國近代史,還有世界近代史,您老多看看。”
本來還想跟老朱聊聊民主共和,想了想,民主這好好一個詞兒,被燈塔國搞的烏七八糟,說出來都有些膈應,變沒再拿出來。
“對了老朱,今晚想吃點啥?”
李銘想著,老朱也沒幾天了,想吃什么想喝什么,能滿足都盡量滿足。
“算了,您自個兒來吧。”
說著把手機遞給崇禎,后者接過手機,熟練的劃拉了起來。
點完外賣,李銘繼續在電腦上下資料,崇禎則懷著復雜的心情翻著李銘給他下好的清史,時不時拋出一兩個問題拿出來討論,盡量忽略那些讓他覺得不爽的部分,來了兩天,崇禎好歹能做到在盡量控制情緒的情況下,把自己當做歷史的局外人來看待問題。
“改土歸流,妙啊,銘哥兒,這滿清的皇帝,若我不是大明皇帝,不說立場,平心而論,看起來幾乎代代都是明君啊。”
“明君個屁啊!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反動,壓迫最重,最不自由的朝代了。”
“此話何解?”
站在崇禎,一個封建王朝皇帝的角度,清朝歷代皇帝,不斷的加強中央集權的做法,深得崇禎的心。
“何解?哼哼!老朱你是看上了滿清那套中央集權加強的做法了吧,清史不可盡信,滿清自皇帝以下全是奴才,我記得您還曾經被言官指著鼻子罵過吧?只要言之有理,占據道德高地,您不也沒什么辦法嗎?要擱滿清,那些言官多少個腦袋都不夠砍的,言官如此,史官又能強到哪兒去?別的不說,光是文字獄,就砍了多少腦袋?當然了,明朝只能說好一點兒,但也好不到哪兒去。”
“銘哥兒是說,清史不可信?”
崇禎略有些虧心,摸了摸鼻子。
“是不可盡信,要說滿清的皇帝,能力是有的,可惜用錯了方向,若滿清的各個皇帝真有那么賢明,從天地會到太平天國,怎么會各地起義不斷呢?有壓迫就有反抗,有些招,比如改土歸流什么的您可以參考參考,有些東西,您可千萬別學。”
“寡人曉得了!”
崇禎摸了摸鼻子應到,一看就有些口是心非,顯然對滿清的一些做法有些意動,李銘敲鍵盤的空暇看到了崇禎微妙的表情,也是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