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朕需要愛卿為朕重整錦衣衛!”
崇禎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
“可是陛下,微臣在錦衣衛只是南堂指揮同知,陛下若想整頓錦衣衛,為何不找駱養性駱指揮使?”
李若璉疑惑到。
“駱養性?哈哈,朕臨朝十六載,駱養性這指揮使便當了十六載,算上天啟年間,錦衣衛乃是天子耳目親軍,可在駱養性執掌錦衣衛這些年,錦衣衛明目張膽的和東林黨眉來眼去,駱養性本人更是成了朝中各大臣勛貴,乃至于相閣閣老的座上賓,如此錦衣衛,是皇帝的親軍?還是他駱養性的親軍?朕留他何用!”
“微臣明白了!”
有些事,李若璉身在朝中數十年,歷經萬歷,天啟,崇禎三朝,早已看的清清楚楚。早些時候,李若璉眼見大明每況愈下,卻有心無力,心里想著,大不了事不可為之時,以身殉國便是,而今天的崇禎,仿佛又讓他看到了希望。
“成甫啊(李若璉,字成甫),以前朕好大喜功,剛愎自用,如今猛然警醒,才發現不光是天下,甚至這個京城,也已經不在朕的掌控之中,突然讓朕覺得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好在朕依然是大明朝的皇帝,名義猶在,皇室余威猶在,愛卿代朕執掌錦衣衛,乃是朕整肅朝綱,收拾山河的第一步,此事事關重大,成甫還需小心行事!”
“微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李若璉長拜不起。
“好!朕會給你一道密旨,革除駱養性指揮使以及左軍都督的職位,以及給你便宜行事的權利,內庫還有白銀三萬兩,你先全部拿去,愛卿有三天時間,拔除駱養性在錦衣衛所有黨羽,清查罪名,記住,朕要的是一個完整的錦衣衛,甚至還要更進一步,擴充廠衛,后面一段時間將有大用,所以還需盡量避免內耗!”
“臣記住了。”
“對了,這位是李銘李公子,就在錦衣衛上掛個總旗的銜吧,你可把他帶在身邊,若事有不決,可與他相商,銘哥兒可全權代朕行事,所到之處,如朕親臨。”
“銘哥兒你看這樣安排可好?”
崇禎又回頭問了下李銘的意見。
“陛下說了算。”
李銘也沒什么意見。
“那既然如此,成甫就先退下吧,晚些時候銘哥兒就去找你報道,我和銘哥兒還有些事情需要商議。”
“微臣告退!”
李若璉躬身退下,心里既有對一些事情的好奇,又有遇到明主,想要大干一場的豪氣,不過為官數十載,他也知道有些東西不該問的不問,也就沒再深究這位神秘的李公子究竟是何許人也。
“陛下,朝堂上還有一幫大臣等著您上朝筵講呢,還有皇后娘娘,之前得知陛下遇刺被擄走得消息時心急如焚,皇后娘娘下令我等不得將陛下失蹤之事外泄,所以朝臣們都還不知道。”
看到崇禎處理完事情,在一旁的王承恩提醒到。
“那你就去告訴朝臣們,今日朝會取消,讓他們各自先散去吧。”
崇禎不耐煩到。
“陛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