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派到友軍部隊的通信兵回來了,他找到了那個挨過鬼子山炮轟擊的陣地。
隨著消息的傳回,由一營一連二排為主體的敢死隊出發了,王恒作為副隊長,在一名偵察兵的帶領下,朝著那個陣地離去。
三十人的敢死隊,攜帶了一挺輕機槍和兩具擲彈筒,另外每名戰士都配了四枚鬼子的手榴彈。
一行人脫離了大部隊,行軍速度加快了不少,兩個小時后,他們到達了那個陣地。
在一名友軍部隊指導員的接應下,王恒走到了幾個炮彈坑邊上。
“這就是鬼子打過來的炮彈坑,有三十多個,這幾個是看的最明顯的。”友軍指導員向王恒介紹著,他的長官聽到新一團派了一個敢死隊,要去摸掉鬼子的火炮,非常高興,特意派了他來配合敢死隊的工作
小鬼子的炮兵可把他們打慘了,他也想過派一支敢死隊,但連鬼子的火炮的方位都不知道,怎么去摸。
王恒蹲在地上看著炮彈坑的形狀,以此來判斷鬼子炮彈的來襲方向。
榴彈炮的炮彈落地大多是斜著插進泥土里的,這就讓炮彈坑非常具有特點,彈坑在來襲方向的這根軸線上的形狀不一樣。
王恒找了幾個不同的彈坑,大致的判斷出炮彈來襲的方位,這個方法并不精確,沒有通過觀測來襲炮彈的彈道準,但對于敢死隊來說也夠了。
鬼子步兵聯隊最常用的是三八式野炮和四一式山炮,兩者口徑相同,主要的區別在于便攜性,山炮較輕能拆解,可用牲口托運,野炮較重大多不能拆解,只能拖拽轉運。
火炮的陣地不可能設在最大射程的邊緣,一定會留有不少余地,他判斷大約是在五到六公里處。
“地圖。”
旁邊背著地圖包的偵察兵連忙將附近的地圖找了出來,這里是八路軍自己的根據地,繪制自己地盤上的地形圖和平面圖是一定要做的。
軍營里枯燥的生活,讓小道消息傳的非常的快,王恒的戰績和昨天晚上三個營長為了搶他打了起來這事,大清早吃早飯的功夫就傳遍了新一團。
心高氣傲的偵察兵也沒有因為王恒的資歷和年齡輕視他,整個敢死隊都非常配合王恒。
“在地圖上把我們的位置指出來。”王恒看不太懂這種手繪的地圖,上面有很多八路軍自己特有的畫圖手法,為了防止泄密。
偵察兵在友軍指導員的幫助下,很快就在地圖上指出了他們現在的位置。
王恒找了兩個比較醒目的參照物,那是他們深入鬼子縱地時用來辨別自己方位和位置用的。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配合上王恒的三維測定,他可以時時刻刻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就算因為其中一個參照物看不到了,他也可以在看不到前,重新尋找參照物,這樣不停的變換參照物,只要在地圖的范圍內,他都能知道自己的位置。
偵察兵在收到了王恒提供的距離和方位后,很快就在地圖上做好了標記,并在地圖上畫出了鬼子炮兵陣地的大致位置。
王恒不露聲色的秀了一手,讓圍觀的眾人刮目相看,尤其是測距的功夫,讓偵察兵和那指導員凝視了王恒好久。
整個蒼云嶺陣地像一條彎曲的虛線,八路軍的阻擊部隊并沒有全部連起來,這里復雜的地形,只要守住要道,就能遏制住進攻的鬼子。
鬼子的小股部隊滲透戰術在面對人數遠多于自己的八路軍時,派一般的部隊來執行,很難起到作用。
而且日軍戰術呆板,從奶母喜電這個大傻逼開始,就一直延續到現在,就算是運用迂回穿插的戰術,也同樣呆板,一點都不靈活。
也就在中國戰場和八路軍的游擊戰學到了不少,偉人的《論持久戰》在小鬼子部隊里流傳盛廣,岡村寧次更是這本書的狂熱粉絲。
后來日本鬼子跑到太平洋被美國鬼子打懵了后,才開始變得狡猾、敏銳、善于詭計。
敢死隊從交戰雙方的空隙中,朝著炮兵陣地的位置摸去,遇到懸崖就用繩子,遇到溝壑就用弓箭拋繩,盡量避免碰到鬼子的主力部隊。
在最前方探路的是那名偵察兵,他身手不凡,那一手隱蔽追蹤的能力,比三營的石敢當都強上不少,不愧是團部直屬的偵察兵。
行軍的隊伍散的不開,王恒被一群人包在中間,臨行前團長特意交代隊長,一定要保障王恒的安全。
為了避開遇到的鬼子,行軍道路蜿蜒曲折,還不時的要隱蔽,隊伍走了三個小時才走了一半。
前面的偵察兵回報后,隊長讓大家都停了下來,這里是一個分界點,后面的地形崎嶇,但從這里開始往前便是一段相對平坦開闊的地形。
現在正值中午,光線充足,視野良好,他用望遠鏡看到了兩個明哨,敢死隊要經過這里非常容易暴露,只有等到晚上才能通過。
眾人都退了回去,在一個較為隱蔽的凹處暫時歇息。
別看大伙才往前走了三公里,但體力的消耗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