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老胡這么爽快,那我們也不能小氣不是,等圍殲了這群鬼子,戰利品我四你六!”
“就這么定了。”
合作意愿已經達成,雙方沒有廢話,花了半分鐘的時間分配了各自的任務。
王恒帶著尖刀排走了,他們將迂回到側面,在鬼子和縣大隊交上火后,他們從側方和后方發起攻擊,分散鬼子的火力。
這么冒險的舉動也就尖刀排能夠勝任,要是換成一般的部隊,鬼子分出一個小隊帶著一個班的偽軍就能殲滅這包過來的二十一人。
老胡的縣大隊在正面打埋伏,時間倉促,來不及布置陣地,民兵們只能趴在土坡后,那挺重機槍倒是準備的充分。
三十個民兵伺候一挺重機槍,其中有十五人專門背著土袋,就是給重機槍做掩體用的。
鬼子的最小作戰單位雖說是分隊,但在執行單獨任務時,最小的單位是小隊。
這伙鬼子的尖兵很快就發現了埋伏的縣大隊,這里地勢并不開闊,有不少山頭,但這大冬天的,坡頂沒什么遮掩的草,鬼子尖兵的眼很尖,發現了不對勁,坡頂有土掉下來。
槍聲一響,后面的鬼子就地臥倒,全都側翻到了路溝里。
發現有埋伏,鬼子們也不慌,快速的尋找掩體,不一會兒就開始朝著縣大隊放槍。
輕機槍展開的速度也是很快,就地一趴,支起支架就噠噠噠的對著坡頂掃射,什么打不打的準不在乎,先掩護鬼友們要緊。
縣大隊畢竟不是正規的野戰部隊,和鬼子一個照面后,就有了傷亡。
隊伍里有不少用著老式土槍的,別看比上了刺刀的步槍都長,但那準度基本看運氣。
鬼子大部隊離著阻擊陣地兩百來米遠,并不好打,這些土槍瞄著偽軍就開始放槍,槍膛里是黑火藥,放了一槍后,那產生的煙霧能將人遮住。
打不打的中先不說,先把氣場撐起來,反正是黑火藥,能自給自足,打起來不心疼。
架在坡頂的重機槍也開火了,對著扎堆的偽軍打著點射,這群偽軍也是倒霉,為鬼子躺雷走在前面,離縣大隊最近。
反應速度和能力都不如鬼子,成了民兵的首選目標。
這操作重機槍的民兵也是個老手了,打點射,說是兩發就是兩發,絕不打出三發來。
重機槍的陣地設置的很有經驗,坡頂被挖去了一塊,成了一個U型,中間插著幾根木棍,上面堆放著土袋,重機槍槍管的左右和上下都是掩體,就像是在射擊孔里打槍一樣,射界小了沒關系,離得遠,夠用。
一百出頭鬼偽軍對戰二百多民兵,除了開頭第一波射擊外,縣大隊的火力后繼無力,鬼子倒是越打越火,兩挺輕機槍不惜彈藥,壓著民兵打。
戰斗局勢向著人少的一邊傾斜,民兵不斷出現傷亡,能暫時頂住鬼子的攻擊,全靠那挺重機槍。
有土袋做的臨時掩體,這挺重機槍頑強的頂在了山坡上,以高打低,對鬼子的傷亡基本都是它打的。
民兵的彈藥很少,平時的實彈訓練機會更是少得可憐,兩百多米對于他們來說是個非常遠的目標,這有一挺重機槍的縣大隊情況稍微好點,隊里有四十幾名打槍的好手。
就是他們和鬼子們射的有來有回,讓鬼子不敢敞開了打,也和民兵一樣,打一槍就躲起來。
鬼子這邊是小隊編制,雖人員不全,但也帶了兩具擲彈筒,在最后面,離著土坡近三百米。
他們仗著距離遠,不把民兵放在眼里,趴在地上挺起個身子,朝著重機槍的位置就打了兩枚榴彈過去。
地形不平,加上距離較遠,擲彈筒兵估錯了參數,兩枚榴彈都砸在了土坡上,除了打了不少黃土下來,并無建樹。
他們根據彈著點飛快的修整參數,旁邊的副射手又遞過來一枚榴彈,就在這時,十幾發子彈射了過來。
那是已經繞到側方的尖刀排開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