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摸清楚了,那戶劣紳叫林佳東,是林家鄉最大的地主,鄉里有一半的田都是他們家的,那三百多人的護院隊大部分都是他們家的佃農,全部裝備了老套筒,武器雖然精良,但戰斗力和我們這些民兵差不多,其中有個副隊長是俺們村的,消息都是他透露出來的。”
“聽說有鬼子也會來赴宴,消息可靠嗎?”
“可靠,我們安插在附近的探子看到了,有一個小分隊的鬼子在下午進了林佳東的家門,他投靠鬼子的事沒跑了。”
“好,那這次打他是天經地義的事,誰來說也沒用了。”張大彪很興奮,這打劣紳他只是聽說過,可一直沒經歷過,聽團長說這些個劣紳各個富得流油,那護院隊戰斗力在八路軍的正規部隊面前不值一提。
說著,老胡就拿出一張草紙來,上面畫著林佳東大院的布置圖,這是他那副隊長冒死傳回來的。
雙方在圖前開始分配各自的作戰任務。
民兵的作戰方式不比正規軍,首先正規部隊的令行禁止遵守紀律,民兵們就執行不了。
他們平時就打打游擊,放一槍就跑,絕不糾纏,打劣紳這種攻堅戰他們干不來。
強行將雙方攪合在一起戰斗,往往會出現1+1<1的情況,張大彪和老胡各自劃分作戰區域,誰也不干擾誰,這次行動的戰利品按照事先說好的五五分。
李云龍對這個分配沒有異議,很爽快的就同意了,雖說這次行動,主功肯定是獨立團,但民兵的功勞是在情報方面,村民們沾親帶故的總能找到干偽軍的親戚,這消息源就來了。
作戰計劃制定完了,老胡叫了兩個民兵給二營帶路,縣大隊在正門牽制,二營主攻側面,用炸藥包炸掉圍墻,尖刀排則在敵人被吸引過去后,從后門摸進去。
林家鄉離縣大隊的駐地不遠,只有十里地,這林佳東平時欺壓鄉鄰,見八路軍的根據地收縮,他怕鬼子日后打他秋風,干脆提前秘密投靠。
三支隊伍接連出發,林佳東大院的占地不小,足有十幾畝地,圍墻上不僅有射擊孔,還有兩座五六米高的炮樓卡在圍墻的對角上,俯視著周邊。
王恒跟著帶路的摸到院子后面時,戰斗還沒打響。
圍墻里面點著燈,這元宵節都過了,圍墻上還掛了不少燈籠,上面不時的有人影走火,是巡邏的。
那炮樓則一片黑乎乎的,以王恒的視力,只能看到上面的射擊孔露著一根槍管來。
“平時巡邏的有這么多?”王恒小聲的問著那民兵。
“沒,平時的人比這多點,我們那內應會在打起來后,帶著他的下屬都去正門,他是負責防守后門的,所以等下后門的防守很薄弱。”這帶路的民兵是老胡的心腹,這種絕密只要他這種人才知道。
王恒點了點頭,果然,和民兵們一起配合是個正確的選擇,這不僅有情報,還有內應,一般的正規軍都是經常調動,哪里能辦到這些。
吸取了上次摸鬼子火炮的教訓,這次他帶了兩個炸藥包來,足足五公斤的黑火藥,把后門炸開那是綽綽有余了。
很快就到了約定的行動時間,在正門已經布置好的縣大隊打響了第一槍。
槍聲就是命令,民兵們紛紛打起槍來,他們的任務是佯攻,盡量吸引敵人的注意力,所以那些個步槍統統沒用,拿著聲勢浩大的土槍開著火。
一陣接著一陣的排槍放著,管他能不能打中,有響聲就行。
正門突然受到打擊,站在門口的兩個放哨的被嚇得連忙往里竄,這一下如同桶了馬蜂窩,院子里不停傳來尖叫聲,咒罵聲和杯碗掉在地上的破碎聲。
高處的炮樓射擊孔也開始射擊,噠噠噠的朝著遠處的放槍。
這護院隊畢竟都是些佃農,軍事素養差的一塌糊涂,才幾排土槍聲而已,自己的火力點就暴露了。
看到對方的輕機槍已經開火,老胡這邊的重機槍也朝著射擊孔打著點射。
這炮樓都是青磚砌起來的,半米多厚,子彈肯本射不穿,射擊孔外大內小,也不好打。
但那護院隊的機槍手怕死,聽到子彈打在墻上的聲響,哆哆嗦嗦的蹲在地上,手里的機槍也沒了準頭,隨意放著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