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八百多官兵轟然回應,他們各個盯著大鍋里浮在湯面上的餃子,恨不得現在就能吃到。
“那老子告訴你們,這餃子可不是白吃的,從今往后,所有人的訓練都要加量,每天不練到腿打抖,不準下訓練場,你們以后還能不能吃到豬肉餃子,就看你們的訓練成果,練得好了,我就帶著你們去打秋風,練得不好,你們就聞著別人的餃子發呆吧!”
“聽明白了沒!”
“明白!”
“他媽的,沒吃到餃子就像是要餓死了一樣,明白了沒!”
“明白!”八百多官兵齊聲高吼。
餃子陸續出鍋了,戰士們蘸著山西的老陳醋,大口大口的吃著,一頭豬哪怕是混了白菜,也不夠全團人吃的。
餃子吃完了,剩下的底湯也沒浪費,做成了豬血湯,戰士們就著雜糧窩窩頭吃了個飽。
吃完飯后,王恒跟著李云龍回到了團部,他又有一些新想法了。
現在是1940年,過了鬼子的夏季掃蕩,就是百團大戰,然后岡村寧次這頭牲口改變戰略,八路軍最艱難的三年就要來了。
這個艱難不光是兵力上的損失,更多的是財政危機和糧食資源短缺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其中有鬼子封鎖的原因,更多的是八路軍前期的政策有缺陷。
力爭外援,休養民力。
財政方面,一味的依靠外援和常凱申的軍餉,沒有做發展經濟、增加財源的長遠打算。
糧食方面也是,募捐籌措,沒有自己的田產。
這種政策在常凱申斷餉和鬼子封鎖的影響下,迅速得讓華北根據地的財政經濟和糧食供給發生嚴重危機。
直到后面,總部號召根據地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自力更生,克服困難。
“團長,我覺得我們要做長遠的打算。”
“你小子又來新想法了?”李云龍剛落座,正拿著一壇子酒準備倒一碗。
王恒呵呵的憨笑一聲,正準備把自己想法道出時,李云龍打斷了他,“等等,你的想法就沒有小的。”
“去把政委喊來。”經過上午那一次,雙方的關系沒有那么僵了,李云龍知道王恒這小子來找他準沒小事,把政委這個知識分子叫來也能一起參謀參謀。
不一會,趙剛就來了。
“來,坐坐坐。”李云龍一個人端著碗,見政委來了,倒了兩碗酒,又把小桌子挪了挪,讓王恒也坐了上來。
“我和你說,咱們這個王排長也是個文化人,說話一套一套的,鬼點子又多,打坂田的時候摸火炮中隊的注意是他提的,這次打劣紳改善伙食也是他提的,這次他又來新點子了,咱們一起聽聽。”李云龍舉起了碗,敬了兩人后自己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