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團上報的《練兵大綱》經過旅部審核,上報到師部,然后師部又往上報到總部。
總部里面的氣氛很是喜悅,剛剛接到電報,常凱申愿意補發拖欠八路軍半年的軍餉。
“好啊,這半年多的軍餉,總算是有著落了,近三百萬的法幣,可是把咱們的財政窟窿補上了一點。”
“財政窟窿補了,可這糧食窟窿怎么補啊,現在鬧春荒,哪里都缺糧食。”
“獨立團不是在搞軍屯嘛,我看這個方法就很好,咱們這么多軍隊,完全可以都調動起來,在不耽擱作戰和訓練的前提下,實行屯田軍墾,那么多的荒地沒有人耕種,咱們開荒出來自己種糧食,就算部隊調走了,也可以移交給當地縣委。”
“是啊,鬼子的掃蕩越來越密集,根據地的壓力,只會加重,不會減輕,我們不光要在根據地里搞軍屯,大后方也可以搞,你看三五九旅在去年,派了兩個團在南泥灣開墾,過了農時,還收了一千兩百多石糧食。”
“屯田軍墾要盡快的實施起來,雖然過了農時,但咱們這么多人,今年收個四五萬石糧食是沒有問題的。”
“你說到南泥灣,我想起來了,我曾經去過那,三道河川組成,人煙稀少,深山盡是遮天蔽日的樹林,野豬野鴨成群,溝底則是黑暗陰森的溪流,浸泡著腐爛的古木和野獸的尸骨,這不就是一塊寶地嘛,有水有土有肥,要是開出田地來,那簡直就是塞上江南。”
“我看這個想法很好,大后方相對安全,實行屯田軍墾非常合適,咱們要盡快向中央匯報,早一點實施,前線的戰士就早一日吃飽。”
“報告,一二九師有材料上報。”
“拿來。”
一位首長接過材料,看到上面的名字愣了一下。
“李云龍!趙剛,王恒!”
“又是李云龍,他又整出什么幺蛾子了?”另一位首長聽到這名字也是一愣,他有點不好的預感,每次這個名字一出現,好壞參半。
“幺蛾子倒沒有,獨立團上報了一本《練兵大綱》,編寫者是王恒、李云龍、趙剛、孔捷和丁偉。”
“什么,他李云龍居然出書了!”
“哈哈哈哈~”人群中發出了一片笑聲。
他李云龍是什么人,總部的人都知道,典型的不好學習大老粗,他居然都出書了,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等等,這王恒是不是那個王恒啊。”
“是那個王恒,三八六旅把他從新一團調到了獨立團,上次去新一團視察,正好碰見他們搞新兵入連儀式,丁偉說這是王恒想出來的,我看啊,這書八成是他和趙剛一起編的。”
“那快拿來看看,我聽特派員的匯報里說,獨立團軍屯也是他的注意。”
拿來的《練兵大綱》一共有四份,都是趙剛的手抄本,旅部和師部各留了一份。
幾位感興趣的首長各自拿了一份看了起來。
半個小時過后。
“秒啊,秒啊,他的腦子是怎么長的,這是個全才啊。”
“雖然只是一個大綱,但概括的非常全面,開頭的這一句,訓練不瞄準未來,永遠走不出低層次徘徊的格局,說的非常好,這就是咱們八路軍追求的。”
“他關于內務的見解也很深刻,是軍隊進行各項建設的基礎,是鞏固和提高戰斗力的重要保證,其發揮作用的機制是保持部隊的高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