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屁啊說,老子我好不容易給你搞了個連長,你還不當,你反了!”李云龍急得啊,當即就站了起來,就差用腳踹了。
“李團長,王恒有訴求是很正常的事,你讓他說完再做決定。”趙剛看不下去了,這又不是戰時,有什么特殊情況必須頂上,強行任命本就不對。
“你聽他把話說完,給我坐下!”旅長當了和事佬。
“團長,我什么能耐我知道,我不適合當指揮員,我的本事全在沖鋒陷陣上,你讓我在后面指揮部隊,那不是要憋死我嘛。”
這真不是王恒謙虛,他真沒那個能力,以前玩全面戰爭系列游戲時,他指揮六七支隊伍還行,經常能以少勝多,但要是二十支隊伍全滿,他就玩不轉了,不靠修改器根本玩不下去。
而且特務連是個綜合性的連隊,雜事非常多,會消耗他很多精力,以后再想一門心思扎在訓練上,怕就難咯。
“你這傻子,誰打仗是天生就會啊,不都是磨練出來了嘛,你這個連長說什么都要當。”
“團長,我沒說不當連長,我只是不想當特務連的連長,我有一個想法不知當叫不當講。”
“你他娘的又來了,說話文縐縐的,有屁快放。”李云龍最討厭這些文化人說話彎彎繞了。
“之前在新一團的時候,全團整頓,從偵察連抽了些兵到其他連隊去作模范,這個方法在新一團的效果很好,所以我來到獨立團后就一直在思考怎么快速提高整個團的戰斗力。”
“從你們團開始搞軍屯開始,我就知道你的眼光很長遠,你不要急,詳細說一說你的想法。”旅長扶了扶眼鏡,很好奇這個總部首長眼里的怪才又有什么新想法。
“獨立團的新兵很多,想要快速提高戰斗力除了拉出去打硬仗沒什么其他好辦法,但這樣損失太大,得不償失,所以我就想啊,能不能把團里的一些精兵集合在一起,經過高強度的訓練,以小股部隊的規模拉出去打幾場低烈度的仗,等積累了不少經驗后,再把這些精兵調到其他連隊作為模范,這些人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能最大限度的在訓練中提高戰斗力。”
其實王恒最開始組建尖刀排除了打秋風搞裝備外,還想要將其打造一支特種部隊來著,但后來深入接觸了八路軍后,發現這個想法很不現實。
武器彈藥,后勤補給,情報來源等等,都是很大的問題,別說獨立團了,就是三八六旅都支撐不起一個百人的特種部隊。
就算是總部直屬,那也懸,百團大戰后,炮兵總團沒了彈藥,撤到后方去種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人會說了,可以專搞暗殺啊。
暗殺很簡單嗎?
目標行蹤,習慣,隨員情況,火力配置,潛伏和撤退過程需要接應的人員,刺殺地的防御部署,和反應速度,你能搞得到?
八路軍后來組建的武工隊,整整三年,也沒刺殺多少鬼子軍官。
現在就搞老A那是在空中蓋閣樓,反而解散鋼七連那樣的模式,很適合現在的獨立團。
有個很著名的謠言,《中國憲兵:600人擊退兩萬日軍》里面提到,常凱申組建的特種部隊,在南京保衛戰中被飛機炸得差點團滅了,然后將剩余的兩百人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個部隊,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極大作用。
你看,就連謠言都知道將精兵分散到部隊里能有這么好效果。
與其搞一支作用不大的特種部隊,提升獨立團的整體實力意義更大。
團隊戰斗力不搞,搞小隊戰斗力,這是本末倒置。
“你這個想法類似于咱們的教導團,不過又有所不同,教導團是在后方訓練,培養新兵和骨干,而你的想法,是在前線進行鍛煉,因為都是尖子兵,戰斗力強,和同樣規模的敵人較量時,能不落下風,損失也小,我看行。”旅長想了一會后,覺得是不錯的辦法。
八路軍培養新兵的方法本就是老兵帶新兵,這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了一步,由精兵帶老兵,再有老兵帶新兵,提升部隊的整體實力,
這個方法一般的部隊還不能用,很容易形成山頭主義,部隊里的精兵都是他王恒帶出來的,王恒要是有點什么非分之想,那后果不堪設想。
可這問題在八路軍里就不存在,山頭主義?
部隊建立黨組織,支部建在連隊上,排里有黨小組,班里設黨政治戰士,你拿什么拉山頭?
“那你說你這個連長怎么當?”李云龍算是沒有那么急了。
“可以把在保持尖刀排人數不變的前提下,將排升到連啊,這樣不僅那些精兵能選進來,就是班長和排長這樣的也能來歷練。”
“旅長,我看這個辦法可行。”趙剛很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