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的災民已漸漸散去,確定好去處,爸爸辛凱打聽到,這里距離寶山村雖然不遠,可是若徒步走過去也要走個好幾日,若是雇個馬車馬不停蹄地趕路,不消兩日便可到達。辛梓覺得還是早些過去比較好,自己不差雇馬車的錢,再說自己一家六口分到了三十兩銀子,還有那六十斤的糧食,總不能背著走三四天吧,于是當機立斷決定進城雇一輛馬車,乘車早早趕到寶山村為好。
而這廣進府知府后來也因稟告了仙女賜糧賜藥,以及募集資金成功解決了災民問題而獲得皇帝的賞識重用。這次南方水災,受災的地方太多,國庫已經前前后后發出四筆賑災糧款了,國庫早已告急,而廣進府太守卻不曾用國庫的一分一毫就解決了災民的問題實屬難得,而且最重要的是真的有仙人降臨在東林國,皇帝覺得這是天佑東林國,心中自然大喜。
而此時的某位“仙子”辛梓同志正率領兩家人踏入一飯館之內,決定先飽餐一頓再去雇馬車,風餐露宿好幾天了肚子里都沒油水了,兩家人圍坐在大圓桌上。汪氏此時的內心是忐忑的,她之前在李家村的的時候頂多去過附近的鎮上,而在鎮上的酒樓吃一頓都夠普通農戶之家吃上十天半個月了,這府城可比鎮上繁華太多,剛走在大街上的時候聽到有小販吆喝,一個素菜包子要四文,一個肉包都要到六文錢,乖乖,在她看來這府城的素包子都夠買一斤玉米面,一個肉包子都夠買一斤大米了。
而現在辛梓卻帶著他們來到了飯館,聽著辛梓嘴巴里冒出一個又一個菜名,一連報了十個才停下,光聽菜名就聽出有葷有素有河鮮。汪氏連忙制止:“不用點這么多,我們祖孫三個三個饅頭就好了。”不是汪氏小氣,辛梓非說要請大家吃頓好的,硬拉著汪氏祖孫一起入座吃飯,汪氏這是想著后面定下來還有好多地方要花錢,這錢得省著點花。
辛梓看出了汪氏的顧慮,對著汪氏說道:“汪奶奶,您現在與我奶奶一口一個老姐姐,老妹妹的相稱,我們一家都沒把您當外人了,我怕奶奶心中早已把你當成自己的姐妹一樣,大家都是背井離鄉之人,以后定在寶山村,也沒有其他親戚可以依靠。咱們雖沒有血緣關系,可是咱們同去去寶山村,以后就是相互可以依靠的家人了。以后您就是我的汪奶奶,我們也是你的家人依靠,以后你也別叫我姑娘,你叫我阿梓就好了。”此時弟弟阿宇連忙跟著說道:“汪奶奶,你叫我小宇就行了。”奶奶田金鳳聽的出來辛梓說的是真心話,心中一下子變得暖暖的:“哎!你們都是好孩子。”
辛梓的話雖說的輕描淡寫,但是卻給王翠芬心中留下無限感動,眼淚也禁不住奪眶而出,辛關見到此情此景忙說道:“妹子啊,別難過,這是喜事,以后我們兩家就當親人處,你也別見外吃什么饅頭了,我原來是大夫你是知道的,再說我這兒子兒媳也是出息的,有一手好廚藝,一個之前在大酒樓里當廚師,一個在大戶人家當廚娘,這些年我們也是攢了不少家當的,這頓飯還是吃得起的,可別再感傷了,你這眼睛還有的治,別再繼續哭壞眼睛了,你再哭就是在挑戰我這老頭子的醫術了,這頓就算是我請客,為咱們以后成為相互依靠的一家人慶祝了。”爺爺這話說著喜慶,聽的人也感覺開心,汪奶奶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連忙讓孫子李金和孫女李玉,對著辛梓一家磕頭,奶奶田金鳳立馬將兩個小孩扶起:“行了,這下磕過頭,算是認了你們這兩孩子了,以后就叫我田奶奶就行,田奶奶一定會好好疼你們的。”
閑聊之際,點的菜就一個接著一個上來了,辛梓奶奶不斷地給看不見的汪氏夾菜,而辛凱張心蓮則不停地為兩個孩子夾菜,十二歲的小孩瘦弱的看起來像八九歲,這要是自己的小孩成這樣不得心疼壞了,所以夫妻倆一個勁地給兩個小孩添菜,兩個小孩也是知道感恩的,嘴里不停地道著感謝。這頓飯是辛梓一家來到這個大陸吃的第一頓正兒八經的飯菜,這也意味著新的生活也即將在這個陌生的大陸展開了。
這頓飯一共花了辛梓快三兩銀子,汪奶奶著實嚇了一跳,雖說有心理準備,可是也沒曾想自己吃一頓快趕上平常農戶人家一年的花銷,摸了一下自己撐著的肚子,心想這該要消化不良了。不過辛梓一家卻吃的很心滿意足,吃過飯的眾人也沒在廣進府多逗留停逛,目前去寶山村才是正經事,以后若是有機會再來這邊仔細逛逛,當前要緊之事是要找到可以租賃馬車的車馬行租了一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