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分工打掃,房子又不大,不一會兒基本上也有清理干凈了,前任主家廚房灶上的鐵鍋并沒有帶走,只是缺少了些碗碟和調料之類的,還剩點柴火正好今晚做晚飯能用得上。胡里正的妻子耿慧心耿氏帶來一些碗筷過來,還端來了一碟咸菜,是自家腌的雪菜,用了玉米粉貼的玉米皮子和雪菜一起炒的,就放點油,不說比那肉好吃,不過若是喝粥,這炒好的咸菜就是絕配。
而田金鳳打來水將廚房里的一口鐵鍋好好地刷洗了幾遍,再用領來的救濟糧米下鍋,熬了一大鍋米粥。等到這粥熬好了之后,胡里正和辛凱也借了被褥歸來,一共借了四床被褥。辛凱對于胡里正夫妻倆的熱心幫助真心地表示感謝:“今天多虧了你們的幫忙,真是麻煩你們了。明日我們就會去鎮上采買生活用品,這些被褥到時候我會自己還回去就成,反正這借的誰家的我也記得。另外這些碗碟,等明日買回來之后,我就給你們送還回去。”
胡長貴這個心善漢子并沒計較些:“害,兄弟說的哪里話,這以后都是一個村的了,我作為里正自然是要幫忙的。這幾個碗碟你們留著用無礙,不必為這事還特意跑一趟的。”等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胡里正夫婦就離開了。晚上每人就著咸菜喝了一碗粥,雖說寡淡了些,但是另有一番滋味。
這房子加上空著的倉庫一共四間屋子,汪奶奶帶著孫子孫女一間主臥,辛老夫婦一間主臥,母親張心蓮和辛梓住在小臥室里,辛凱和辛宇一起住,只是委屈他們在倉庫住著了,倉庫確實有點小還不透風,這天還熱著,站在里面都覺得發悶,好在倉庫里有個簡易的木板床能躺,這應該是淘汰下來的,主人家沒舍得扔就放在了倉庫里頭,雖然看著破舊但還算牢固,這種條件之下也只能將就一下了。
兩間主臥里都起的炕,小臥室放的是竹制的羅漢床,不大,但是辛梓和母親兩個人身板也不大,睡著不算特別憋屈。趕了一天的路眾人確實都有點累了,吃完飯上了床便都很快的進入夢鄉了,沒精力去感知住的舒適不舒適了。
辛梓躺在床上,心里想著后面需要辦的事情,其實需要辦的事情不少,當務之急就是買地建房,當然以及后面家人如何營生等問題到時候也該坐下來好好商議商議,雖說辛梓不差錢,可是生活是生活,若是一直從空間拿東西,這時間久了必定會引起別人的猜疑,腦中想著一系列的問題,辛梓也漸漸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早早地起了床,田金鳳和張心蓮起來熬粥做早飯,昨日里正媳婦送來的咸菜還剩下不少,早上喝粥還能再配上兩口咸菜。而辛凱和辛關也出門溜達了一圈,對于以后一家人扎根的這座村子參觀了一圈。寶山村村如其名,這村子背靠著群山,山脈綿延很是壯觀,一條河流穿過整個村子,這個村子規模還算不小,大約有六十多戶人家。
離村子最近的一座山叫孩兒山,因為跟它后面雄偉壯觀的山峰相比較,顯得小小的,所以當地人叫它為孩兒山,而村里人若是上山打獵或者采摘野菜野果,都是在這孩兒山之中活動,很少有人往深山中去。
據說過了這孩兒山后面的深山地勢陡峭,大型野獸不少。后來也聽說了之前村子里有五六個男人結伴去那深山之中打獵,可是后來回來時就剩兩個人回來,而且都受了重傷,回來的人跟大伙說起了在深山中遇到了一群熊瞎子,那一掌就能把人腦袋拍碎了。自此,這寶山村再沒人想著往深山里跑了,一般去深山也是為了多打些野味去鎮上換錢,雖說偶爾也能貼補一下家用,可是基本上也掙不來大錢,若是為了這丟了性命,豈不是虧大了。
而汪奶奶的新家就坐落在這孩兒山的山腳下沒多遠,山腳下只依稀散落著幾戶人家,大多人建房都是都是往村子的中心或者村口建造。如果建在這山腳下,時不時的也會有動物下山到人家來搗亂的,不說別的,就說這黃大仙,一不留神,這村民家雞舍里的雞就會被叼走了。若是住在山腳下的人家,基本上這房子都會建柵欄,菜地也會用柵欄圈起來,防止山上的野豬之類的下山拱了那菜地。
飯桌上,辛梓說起要買地的事情:“我看汪奶奶這房子周圍一大片地都是空的,不如我們就在旁邊買塊地建屋建房,這樣兩家人離的近也好有個照應。”其實其他人也正有此意。吃完飯一家人準備兵分兩路,爺爺和父親去找胡里正打聽買地的事情,而辛梓和母親弟弟則去鎮上采購,奶奶則留下陪著汪氏和兩個小孩。
胡里正在一家人吃完早飯沒多久,便帶著房契和地契過來,爺爺幫汪翠芬仔細看了看,確定沒問題后,汪奶奶拿出了銀兩交給里正。胡里正接過錢也不耽擱,準備當即去鎮上找到秀才一家將這事早點辦好。
趁此機會,辛關跟里正聊起了買地的事情,周圍的空地不少,爺爺想著買個兩畝肯定是夠了,若是以后有需求再做打算。胡里正和辛關辛凱將想買的那塊地丈量好并圈化,正好可以一起去鎮上把手續辦了。胡里正聽說辛梓一行人要去鎮上采買,就讓辛梓去村頭去等牛車,村里有牛車的人家去鎮上都會捎帶上村子里的人,一個人只要一文錢就可以了。辛梓跟母親弟弟聽了這話便趕去村頭等牛車,臨走之前將領取到的四十兩救急銀子給了爺爺和父親,自己身上有錢無需擔心。
來到村口,發現已經有四五個人也在等牛車,其他人見辛梓一行人很面生,紛紛詢問,而母親也很和善地一一作答。閑聊之際,來了一趟牛車,大家紛紛坐上了牛車,然后往鎮上趕去,趕牛的是一位大爺,牛車不比馬車,而且車上拉了那么多人,行徑的速度不是很快,不過慢悠悠地倒多了一分閑情逸致,好在這早晨的太陽不那么毒辣,不然坐這敞篷版的牛車豈不是要曬成干兒。
牛車上,一婦人熱情地主動與張心蓮搭話;“妹子,我叫王鳳,我瞧著你比我年輕,以后就叫我鳳姐,你若是在村中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你可以來找我,沒事來找我嘮嘮嗑。”張心蓮滿心感謝:“謝謝鳳姐,那咱們以后就多走動。”
突然牛車上一身穿大紅衣裳的婦**陽怪氣道:“呦,大嫂,你還幫助他人呢,你這個月還沒有給爹娘送去孝敬銀子呢,還想什么什么去幫助人家,管好自己再說吧。”張心蓮一行人聽這話心中皆是不悅,而王鳳面露怒色:“牛氏,孝敬銀子我哪個月少了爹娘的,我這趟去鎮上賣了雞蛋便會把孝敬銀子送過去,不用你操這份閑心。”
那牛氏見王鳳回嘴本想再頂上兩句,剛想開口,在座一老婦人對著牛氏說:“行了,牛氏,你少說兩句吧,你當著女兒面說你大嫂合適嗎,大花都十八歲成年了,該要談婚論嫁了,你這態度對待你大嫂,傳出去也不怕別人說道你,誰還敢你做親家,你自己不要名聲,你也不為你女兒著想嗎?”聽了這話,牛氏哼了一聲轉過了頭也不再多話。
張心蓮怕王鳳心里難受,主動與王鳳交談,交談中辛梓也慢慢接受到了村子里的一些信息,原來王鳳的夫家與里正一家同是村里胡姓家族的一支,王鳳公爹那一輩共有兄弟五人,王鳳公爹排老四,而胡里正的父親排老大,而上一任里正便就是胡長貴的父親,所以說胡長貴一家在村里的地位不低,這胡長貴在寶山村也是能說的上話做的了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