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對王小白很不放心,一大早就趕來陪他,陪著他一起吃早飯,一起去了趟學校,溜達了一上午,王小白沒有任何不正常,似乎恢復了平靜,甚至還跟他有說有笑的,可王小白越是這樣,秦歌就越是心里沒底,一個勁的勸王小白要想開。
王小白點頭答應,卻有些顯得心事重重,秦歌沒辦法,干脆晚上拉著王小白去喝酒,男人嘛,傷心了,難過了,身邊有朋友,喝頓大酒發泄一下,心情會好很多,可王小白一杯接一杯的喝,眼睛越喝越亮,反倒是他喝多了,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說想念黃老七……
喝多了的秦歌怎么回家的都不知道,醒了酒王小白就不見了,沒有留話,沒有留言,人沒影了,剩下胡美麗和兩個胡家弟子在看家,秦歌朝胡美麗怒吼,問王小白去那了?胡美麗一個勁的搖頭,卻什么都不說。
以王小白的性格,秦歌估計王小白肯定上茅山了,準備了一下去茅山找王小白……秦歌沒有猜錯,王小白的確是上茅山了,在安頓好了秦歌之后,他就帶上了背包,買了車票,獨自一個人上了茅山。
馮浩是茅山的,干出這么卑鄙無恥的事,茅山就沒有責任嗎?至于秦歌說的馮浩已經被茅山派逐出師門,王小白不知道,就算馮浩是被逐出師門了,茅山同樣就有責任,何況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他和陳德清的恩怨引起來的,馮浩是在為陳德清撐腰,要殺王小白一個下馬威,而且馮浩就在茅山,所以他才會去。
上茅山之前,王小白給白素素打了個電話,讓她幫忙查一下馮浩,白素素用圓光術查了查,告訴王小白馮浩就在茅山附近,于是王小白就迫不及待的趕往了茅山,俗話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除了去茅山,王小白不知道怎么樣才能找到馮浩。
茅山是道教名山,是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山上美景眾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峰巒疊嶂,云霧繚繞,氣候宜人,山上奇巖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靈泉圣池星羅棋布,曲澗溪流縱橫交織,綠樹蔽山,青竹繁茂,物華天寶。
茅山不光是道教圣地,也是旅游圣地,好在這個時節不是旅游旺季,但來旅游和燒香的人也不少,畢竟茅山名氣大,誰不想沾沾仙氣呢?王小白從未來過茅山,憑著手機上面的攻略,做火車倒汽車的來到了茅山,先上了金牛洞景區,以為金牛洞景區就是茅山道院,壓根就不是,他進錯了,金牛山是金牛山,茅山道院是茅山道院。
于是王小白又朝著茅山道院前進,一路之上,除了感慨茅山之大,建筑之宏偉,最大的感慨就是騙子太多了,滿坑滿谷的騙子,各個身穿道袍,見到游客上來就拉人,算卦,祈福,賣黃符……
名目之多,要錢手段之繁雜,簡直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讓小白對茅山的印象非常差,這還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嗎?還是清修之所嗎?茅山派真要成了這個樣子,有馮浩那樣的弟子也就不足為奇了,總之王小白在往茅山道院的途中,看到的,聞到的,只有金錢的味道,而那些滿大街的道士身上靈氣全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