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麟多次前往磨子山元家村探病,雖未見倩兒,也安撫了元家人,元倩兒也不曾提起劉猊,只道自己偷跑出去游玩,踩空落下山崖。遷都在即,劉麟建議等遷都完成后,他再來伊陽山為翟寅主持大婚。
安穩了西路駐軍后,劉麟趕回東京。在開封府見到被關押的劉猊,不容其解釋,斷了二十脊杖。劉猊聽聞,呼天搶地的求饒,恰巧劉豫的儀仗進了開封府,遠遠聽到劉猊的嚎叫,連忙制止執杖軍士,命人攙劉猊回房上藥。
劉麟見父皇到來,忙跪拜行禮:“父皇怎么提前南下,也不通知孩兒一聲。”
“朕去阜城縣請來了祖宗牌位,既然遷都,也要把列祖列宗的靈位都請來。禮部擇吉日,本月初五宜祭祀。”
“父皇考慮的甚是周到。”
“緣何杖責猊兒?太后要是知道了,又要心疼了。”
“劉猊愈發無法無天了,連翟將軍未過門的妻子都要調戲,還試圖殺人滅口。”劉麟將劉猊的行為告知劉豫。
“著皇后管教他一下即可,你也知道太后疼愛得緊。”
錢皇后聽得劉猊被杖刑,急匆匆帶著太后去探望。劉猊趴在床上哭訴道:“祖母快救孫兒性命!”
太后心疼道:“為著何事,將我孫兒打成這般模樣?”劉猊就將磨子山之事,加些假話說了一遍,并未提及他輕薄的乃是翟寅之未過門的妻子。太后聽了,大發雷霆道:“罷了,罷了!我劉府中的一只狗走出去,人也不敢輕易惹它,何況我的孫兒?擅敢招惹我孫兒,不是謀反待怎的?這就喚你父皇,速去磨子山,將山上老小盡皆抄沒了來回話。”
劉猊還未回應,劉麟進來拜見祖母,上前來道:“祖母不可!父皇投順金國,也是出于無奈。遷都東京,也是為了擺脫金邦控制,發展自己的勢力,伊陽山駐軍投靠我朝,安撫還來不及,怎能去激怒他們?”
太后見是劉麟到來,頓時大罵:“你這個不孝子孫,緣何將我的孫兒傷成這樣。”
劉麟跪地扣頭:“祖母不知,猊弟險些害死翟將軍未過門的妻子,翟寅乃我大齊良將也。”
太后聽到翟寅的名字,頓時愣住,翟寅乃其同胞兄長的孫兒,兄長前些時日書信說其孫兒大婚,邀太后前往,奈何兵荒馬亂,劉豫不允。
劉猊辯解道:“那小娘子引誘我在先,并未提及她乃翟表兄未過門的妻子。”
太后怒視錢皇后,拂袖離去。
初五這日,大齊遷都東京汴梁,任命劉麟為尚書左丞相。劉豫沐浴更衣,把祖先的靈位奉于宋朝太廟,親自祭祀天地。當時暴風卷旗,屋瓦震動,士民恐懼,流言四起。召劉麟商議應對策略,劉麟建議在汴京大赦天下,與百姓相約文武雜用,不限資格,一改大宋以文治天下的格局,百姓歡欣鼓舞,很多寒門子弟踴躍歸附。
諸事平定,半年后劉麟護送翟太后一行前往伊陽山,主持了翟寅和元倩兒的大婚,朝野之間自是一片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