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歷387年夏,梁國的西北數州遭遇百年大旱,因官府賑災不利,致使西北數州餓殍遍野,流寇四起。
山坡上,躲在巖石后面的孫浩,看到一支數百人的逃荒隊伍走遠了,才不由松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人如果餓急了,那是什么都能吃的。
在連草根和樹皮都被吃光的災年,易子而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二叔孫茂就是為了保護只有六歲的女兒孫瑤不被其他饑民吃掉,在搏斗中受了重傷,當天晚上,人就不行了。
孫浩人生中的第一次殺人,也是在那場搏斗中,并且一下子就殺死了六名饑民。
也正是靠著孫浩的兇狠,堂妹孫瑤才避免了被饑民們當成食物吃掉。
“哥,那些要吃我的壞人走了嗎?”趴在孫浩身邊的孫瑤小聲問道。
可能是回憶起了那天的場景,孫瑤此時早已嚇的小臉煞白。
“壞人都走了,小妮兒,你餓不餓?”
小妮兒是孫瑤的小名。
“哥,我不餓。”
“咕嚕——”
孫瑤嘴上說著不餓,但緊接著她的肚子就響了一聲。
看著懂事的孫瑤,孫浩憐惜的揉了揉她的腦袋,然后從身上挎著的布兜里,掏出來半塊用谷糠和面粉做成的餅子,遞給了孫瑤。
孫瑤看到半塊餅子,雖然臉上不由露出了歡喜之色,不過她接過半塊餅子,并沒有馬上吃掉。
而是把半塊餅子掰開,并且把其中的大半又遞還給了孫浩,“哥,你也吃餅子!”
“哥不餓,你吃吧!”
孫浩說完,肚子也不爭氣的“咕咕”響了起來。
“哥不吃,我也不吃。”孫瑤直接把餅子遞到了孫浩的嘴邊。
肚子已經餓的火燒火燎的孫浩,終歸還是接過了孫瑤手里的餅子。
因為餅子里摻有大量谷糠,吞咽的時候不免會剌嗓子,但孫浩、孫瑤兄妹,卻吃的甘之如飴,甚至連粘在手上的一點點殘渣都沒有浪費。
看著還在不斷舔手掌的孫瑤,孫浩猶豫了一下,又打開了身上的布袋,從布袋里一張完整的餅子上,捏下了很小一塊,喂到了孫瑤的嘴里。
其實布袋里還有五個用谷糠和面粉做成的餅子,每個都差不多有一斤重,但孫浩卻不敢多吃。
如今他和孫瑤的身上,僅剩下這些餅子可以果腹,而距離他們要去的乾陽城,孫浩估摸著還得走上十幾天。
由于逃荒的饑民太多,孫浩一路走來,路上能吃的東西,差不多都被前面的饑民們吃光了,所以剩下的五個餅子,恐怕就是他們兄妹抵達乾陽城之前,唯一能活命的食物。
孫浩拿著水囊給孫瑤喂了一些水,然后看了看天色。
感覺再有一個多時辰,天應該就黑了。
于是孫浩決定今天就在這里宿營,避免與剛才那伙饑民再碰上。
自從二叔去世后,孫浩一直盡可能避開其他的饑民,免得有餓瘋了的饑民,搶奪他們僅剩的一點兒食物,甚至是搶走堂妹孫瑤。
深夜,看著已經熟睡的孫瑤,饑餓感越來越強烈的孫浩,不禁有些輾轉難眠,但他卻忍住沒有去碰裝著餅子的布袋。
為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孫浩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今年十九歲的孫浩,是被二叔孫茂撫養長大的。
但孫浩并不是孤兒,他是有親生父親的。
只不過孫浩的父親孫哲,在孫浩的母親因病去世后不久,便入贅到了乾陽軍的一家將門之中,把當時年僅4歲的孫浩,交給了剛剛解甲歸田的弟弟孫茂撫養。
孫茂原本也是乾陽軍的一名底層軍官,在與匈奴騎兵的一次作戰中,孫茂丟掉了一個胳膊,不得不離開了軍隊。
孫浩一身弓馬嫻熟的本事,就是二叔孫茂手把手教出來的。
乾陽軍隸屬于乾陽都護府,而乾陽都護府是梁國朝廷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設置的十九個邊境都護府之一。
在六十年前那場“五王之亂”以后,乾陽都護府也是少數幾個還能被梁國朝廷所掌控的邊境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