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承呵呵笑了兩聲,算是遮掩了過去。
這個時候,老太尉又是臉上一板,開口道:
“陛下來得正是時候,邊軍之中送來了兩封書信,倒是還得陛下過目!”
蕭承聞言,點了點頭,道:
“好。”
老太尉領著蕭承來石城郡郡守衙門之中,先取出一封書信,雙手捧給了蕭承,道:
“這是邊軍揚威將軍童天華,連同一十三名將領上書,請求陛下許邊軍永鎮四州的書信!”
蕭承眉頭一皺,沉聲道:
“當真?”
老太尉點了點頭。
蕭承臉上一沉,打開書信,一目十行掃視起來。
看完之后,蕭承冷笑一聲,厲聲道:
“荒唐!”
這個條件,幾乎是荒唐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四州之地,倒不是首要的。
云國十幾萬邊軍,是傾盡數十年府庫積攢,打造的精銳部隊。若是同意了這個要求,幾乎就是將這耗費不知多少國力打造的邊軍,變成了這群將領私兵
如此要求,讓蕭承不由怒極反笑。
老太尉見狀,二話不說,取出了第二封書信捧給了蕭承,道:
“陛下,這是鎮東將軍石安暗中送來的書信。”
他頓了頓,接著道:
“書信之中,石將軍明言,童天華以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挑撥諸多將領。邊軍將領,一來懼怕朝中清算,二來也是對其言論心中意動,已有不少人受其蠱惑。鎮東將軍不敢輕動,只能勉力節制邊軍各部!”
其實有些話,老太尉沒有說。但蕭承看石安的書信,心中已然明白。
書信之中,不斷暗示,童天華背后有人指使。
童天華挑撥在先,掌握了主動。
石安知道自己的威望不夠懾服邊軍各部,是以束手束腳。生怕因為自己一時沖動,導致自己失去邊軍各部信任,無法節制邊軍,最后導致這支云國精銳分崩離析。
蕭承雙眼一厲,道:
“此人用心,何其歹毒!什么永鎮四州,根本就不是他的想法。他要的就是在國難之時,將邊軍死死束縛在用邕州。最好就此分崩離析,不復存在!”
老太尉點了點頭,咬牙道:
“確實如此!這背后攪弄風云之人,當真是可恨!可殺!”
蕭承這個時候,突然開口道:
“童天華此人,你還有印象嗎?”
禁軍打扮,一直等在蕭承身后的汪曉點了點頭,道:
“記得,此人本是南方小邦蒲甘國降將。我見此主動投效,又頗有智計,便留在帳前聽用。不曾想,不知道什么時候,被和尚們拉攏了過去!”
老太尉被汪曉的聲音嚇了一跳,猛地抬頭看去,凝視了好一會兒,才不太確定道:
“汪曉?”
汪曉輕笑一聲,對著老太尉行禮,恭敬道:
“老將軍十幾年前便不愿見我了,認不出我,也是正常!”
當年,老太尉是汪曉的恩主。只是自從汪曉獨掌朝政,架空皇室以來,他便發誓再不與汪曉相見。
看到汪曉,老太尉面露錯愕,扭頭打量了二人好幾眼,怎么也想不通兩人是如何摻和到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