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沫也因為司掌禮制,成為了這次登基大典最主要的工作人員之一。
這個登基大典,讓他重獲了希望。
官場上的常識,要討好一位上司,最好的方法不是溜須拍馬或者假意奉承,而是投其所好。
既然皇帝陛下權利欲強、重虛榮,那就辦一個有史以來最為恢弘的登基大典,讓他虛榮個痛快。
那之后,找到了目標的趙沫全身吸地投入到了登基大典的籌備中去,連照料父親的工作,都全交給了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們。
兩個月的籌備時間中,他沒有離開現場一步。餓了就在趕快塞兩口,困了就挺一挺,是在挺不住了才瞇一會兒眼睛。
在他與他同事的其他禮部官員眼中,他這兩個月像是換了一個人。
平日里溫和而沉著的趙沫,變得行動迅捷、要求嚴苛,甚至不時間透露出一絲絲焦躁的情緒。
平日里待人處事圓滑的他,也放棄了那些客套。面對配合他的工部、兵部相關官員,他表現得像是礦場里的監工,嚴厲而冷漠,一點也沒有在乎是不是會得罪人。
可他的這種狀態,卻全然沒有影響到他的工作。反而正是因為受她影響,整個禮部的籌備進度才快了不止一拍。否則如此規模、涉及幾十萬人的的一個登基大典,絕不可能在短短兩個月之內籌辦完成。
這期間,他沒有時間、也不敢去了解自己父親的病情,只是照顧父親的弟弟妹妹們是不是給他來個電話,說說父親的近況。
一般這種電話他最多聽個一兩分鐘就掛斷了,因為他明白,無論他再擔心、再著急,對父親的病情也沒有一丁點幫助。
唯有盡快準備好這個登基大典,讓新皇陛下高興、“天意”趨吉,才是真正能救他父親的辦法。
他的弟弟妹妹們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每次給他打電話時,說得也盡量簡潔,爭取不多耽誤他的時間。
直到登基大典前的那天晚上,正在緊張地進行最后準備工作的他,又接到了自己弟弟的來電。
看清來電顯示的名字,他拿起手機接通后,語速極快地說道:
“小迪啊,咱爸的事等等再說。明天就要登基大典了,等結束以后,我就立馬回去看咱爸。
就先這樣,我先掛了……”
“等等!哥!”電話那邊傳來了弟弟急切的聲音。
“怎么了?我現在真的很忙,沒時間……”累昏了頭的他沒聽出弟弟語氣的異常。
“咱爸希望你回來看看他,就今天晚上。”
“兩個月沒見,爸擔心我了是吧。可是今天晚上不行,這邊事都等著我,我一刻都走不開!你跟爸說說,別著急也別想我,我后天就能回去!”
趙沫這正說著電話,身后就傳來了呼喊他的聲音,顯然是有什么事要找他,可電話里的弟弟還在喋喋不休,一時間急躁的情緒涌上他的心頭。
正在他皺著眉頭,想要趕快結束這段在他看來沒有意義的通話時,弟弟終于說出了實情。
“哥,其實爸的身體已經熬不住了。
何大夫說一天也不能等了,就給安排了手術。明天下午,登基大典結束的時候。”